賀陽道:“過去5年,蘇寧和IBM的合作訂單才2億元,合作得很愉快。這次的合作如果全面達成,總價值可能會達到幾十億元。除了蘇寧易購賣系統、賣軟體、買硬體這些捆綁產品之外,他們還想賣人,持續性地賣人。”
“嗯,很有這種可能!”
周不器就覺得這種猜測很有可能,IBM在C端的IT產品早就過時了,被全世界都淘汰了,整個部門都快被裁掉了。
現在好不容易遇到了找到了一個超級大客戶,那當然不能放過。
能多賺一筆,就多賺一筆!
從CMM模型的角度來看,就是想辦法降低蘇寧易購的CMM級別,從而降低他們自身的造血能力。
校內網為什麼選擇劉豫東而不選擇陳暢?
因為劉豫東的CMM等級更高,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可以培養一群人。劉豫東是“授人以漁”,陳暢是“授人以魚”。
CMM越高,能培養出的人才就會越多。
IBM很可能是在故意地壓低蘇寧易購的CMM等級,就意味著要限制蘇寧易購自身的人才培養。
他們沒有人才了,可電商業務需要發展,怎麼辦?
花大價錢從IBM外包,請IBM派人過來幫忙。
這樣一來,IBM就有著源源不斷的收益了。
賀陽頷首道:“嗯,這是老程的分析,說是蘇寧易購無法進入CMM2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專案以及Release都是以一種特殊的管理形式完成的,而不是某種可重複的流程。以至於這些專案都要由IBM的外包團隊接手去做,蘇寧易購內部的員工想學習想參與都沒有機會。IBM派去的外包的人員,薪酬是蘇寧自家員工的3倍。”
“冤大頭啊!”
周不器就很是無奈。
賀陽嘆息道:“主要還是任人唯親的現象太嚴重了,他們內部就沒一個人能認清楚IBM的技術底子,還真以為世界級的IT巨頭,就有著世界級的水平呢。就跟……跟當年的盛大有點像。”
“是啊。”
周不器知道這件事。
盛大的沒落,主要就是產品的沒落,缺乏後繼的優秀產品了。這跟大老闆陳田橋的用人有關,他的親弟弟學歷不怎麼樣、水平也不怎麼樣,卻被提拔為盛大的研發副總裁了,總管研發和產品。產品不行了,使用者就流失了,企業就沒落了。
賀陽接著說:“蘇寧易購的組織結構太過傳統,而且任人唯親。這就造成了整個體系的中心集權,產品功能、需求分析、設計架構、釋出時間等等重要決策,都一定要透過總部的黃、紀、任、莊等幾位副總拍板才行。”
周不器擺了擺手,“反正就是走技術解釋這條路是行不通了唄?”
“行不通,沒法解釋。”賀陽給出了很堅定地回答,“還是你出面,直接找他們張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