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陽道:“國內的企業,普遍都任人唯親,這也正常,全世界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只任人唯賢。網際網路行業能夠迅速地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足夠的包容,對人才的渴求。可是蘇寧不一樣,任人唯親太嚴重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觀念上的轉變太難了。”
賀陽很無奈地說:“對,就比如蘇寧易購現在的那個CTO,今年才30歲。這也不算什麼,對網際網路公司來說都正常。但是,這個年輕的CTO,其實是張家的親戚,是關係戶。”
“呃……”
周不器就很無語。
賀陽道:“他們的內部的事情,我們不太瞭解,是老程找人,認識了他們的一個技術總監。據那個人說,他們的研發管理成熟度,也就是CMM的1級階段,根本達不到2級。”
“不至於吧?”
周不器多少有些驚訝。
CMM是一個關於成熟度的評估模型,主要分為5級。
CMM1,就是初始級,指不可預測並且缺乏控制;
CMM2,是可重複級,可以重複以前的主要經驗;
CMM3,已定義級,過程被描述,並且得到良好的理解;
CMM4,已管理級,過程被測量並受控;
CMM5,最佳化級,關注過程改進。
除了評估系統、軟體之外,很多時候這套模型可以用來評估一個人的思維結構,從而判斷他是否能夠獲得晉升,甚至成為高管序列。
就比如最近校內網鬧出來的一件不小的紛爭,導致5人辭職、3人被開除,爭議性很大。
事件的起因,是張緒豪成為校內網實際控制人後,要提拔一個校內團購副總監,候選物件是陳暢和劉豫東。
兩人都有過很出色的運營成功案例,一個負責化妝品,一個負責電子產品,都拿出過很漂亮的成績單。
但是,兩人有不同的CMM等級。
陳暢給出來的運營材料,以及晉級答辯上給出的說明都過於鬆散,只是對過去案例的描述,文件缺乏深度和思考性,缺乏總結和定義性的描述,這就是介於CMM1CMM2之間,幾乎沒什麼可重複性。
劉豫東就不一樣了,他參加的每一次團購運營,都會給出詳細的流程文件,不僅有經驗的總結,還把規律給總結了。下一次的團購活動運營時,依靠上一次文件的所有總結出來的規律往裡套,發現全部應驗!
這也就意味著,類似專案的運營被歸納成公式一樣的準則了。
下次做這類專案的時候,即便劉豫東不參與,別人只需要根據他寫出來的這些文件、流程、總結、公式,就可以做出跟他差不多的業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