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跟國內不同,國內的電影只有一種賺錢渠道,那就是院線上映。好萊塢的電影有諸多渠道可以賺錢,而且是全球發行,工作量很大很複雜,所以發行權至關重要。
通常來講,發行權和製作權是對等的。
好萊塢在不同渠道的發行佣金通常是總收入的15%50%。如果轉換成淨利潤,基本就是50%,製片方和發行方對半分。
比如院線市場,發行方的抽成是25%。
一部電影的製片成本是2億美元,這筆錢由製片方出。發行方同樣也要拿出2億美元來對等投資,費用包括再次獲酬金、複製印製費、廣告費、運費、保險費、稅費,其中最大頭的就是廣告費,即宣傳費用。
電影上映後, 發行方拿到總票房的25%,院線方拿到總票房的50%, 剩下的25%則分給製片方。
發行方和製片方的收益比是1:1。
很平等。
這是好萊塢的傳統模式,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還會根據各方的投資比例有細節上的出入。
在《魔戒》三部曲的合作中,米高梅是吃了大虧的!
因為米高梅當年沒錢投資,《魔戒》的製片、宣發、複製、保險等諸多費用都是華納方出的,這就導致米高梅的分紅比例從理論上的50%萎縮到了6%。
還不如托爾金基金會分得多呢!
周不器能看出凱文·辻原的心思,又問了一句:“你是在為老東家說話?”
凱文·辻原猶豫了一下,就承認了,“華納方面很希望能啟動《霍位元人》系列,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我多年的同事和朋友。”
周不器笑道:“理解,應該的。好萊塢是個人情社會,維持好過去的人脈關係,對日後的工作開展都有幫助。”
凱文·辻原鬆了口氣,很高興,“對!而且,我堅信《霍位元人》系列會對紫微星環球的家庭娛樂業務形成巨大的推動作用。”
周不器道:“我還是那句話,拍攝《霍位元人》系列電影,我同意。但是,米高梅要把曾經失去的東西拿回來!”
“具體呢?”
“在《魔戒》的合作中,米高梅放棄了發行權,只以製片合作方的身份拿到了6%的利潤分紅。可以效仿這種模式。”
“啊?”凱文·辻原驚了個呆,“當年米高梅沒有出錢!”
周不器道:“經濟危機嘛,我知道華納現金流也挺緊張。《霍位元人》如果要拍成電影,華納也不需要投入一分錢。把製作權讓出來,白拿6%的利潤分紅。”
“這不可能。”
凱文·辻原當即就給出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