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確寫了一個很長的名單,救下了一千多個猶太人。可背後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德國已經大勢已去,很多反人類的罪行都要受到軍事審判了。過去這些年,辛德勒作為黨衛軍的商人,也沒少參與迫害的事。不過這人猴精,發現了不對勁,就趕緊救了一批人,既是贖罪,也是表功,就可以在戰後安安穩穩地活下去。
只因為救人了,只因為斯皮爾伯格的一部電影,這個人渣就被猶太人給供奉起來。
而她的父親何鳳山先生,那可是德國慕尼黑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成為民國的外交官後,作風正氣、不卑不亢,是那個時代正義和理想的化身。
他救猶太人,沒有任何的自身利益訴求,恰恰相反,因為救了太多的猶太人,他全家都遭受了黨衛軍的死亡威脅。好在後來民國這邊趕緊給他解職,給他調派回國了,才保全了性命。
這哪有可比性?
更何況,辛德勒才救了幾個人啊?哪能跟何鳳山相比?把何鳳山比喻成中國的辛德勒,那就是對他的一種羞辱。
周不器聽說之後,就更覺得有必要把這段故事拍出來了。
不過,這終究是細枝末節的小事。
周不器更關注的還是流媒體的大事,他要帶著傑森·基拉爾這些人跟奈飛對接,把流媒體的戰略方向定下來。
過去三年,傑森·基拉爾主導的u,和奈飛是絕對的死對頭。現在是一家人了,周不器作為中間人,得把雙方的關係緩和好,要化敵為友,一起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
第二天,乘飛機去矽谷。
傑森·基拉爾專門買了一份報紙,翻開了一個版面,擺在了周不器面前。
“這什麼?”
周不器看了一眼,這是知名的娛樂大報《好萊塢報道者》。
傑森·基拉爾道:“奈飛的新動作,把好萊塢給嚇壞了!”
“什麼動作?”
“你看這個……我也覺得有些太冒失了。”
“自制劇啊!”
周不器有些好笑,搖搖頭。
傑森·基拉爾道:“奈飛不甘心做一個內容分發平臺,他們要自己製作內容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對,這是我的建議。”
“呃……”
傑森·基拉爾愣住了。
周不器道:“平臺的存在,要依靠於內容。可u的遭遇你也看到了,版權方們根本就不願意對流媒體授權。奈飛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就一定要把命脈抓在自己手裡。我是個網際網路人,你覺得我為什麼要在好萊塢組建一個紫微星環球集團?”
傑森·基拉爾恍然大悟,“因為內容!”
周不器坦言道:“沒錯,就是內容。米高梅被各方都拋棄了,可我收購過來了。因為米高梅有內容。有了內容,流媒體平臺才會真正地煥發出生命力。紫微星環球將來會推出自家的流媒體平臺,奈飛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是自力更生,自產自銷。”
傑森·基拉爾沉默稍許,“可你看這個……這也太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