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盤的生意不能搞,主要原因還是這玩意門檻太低。
網路雲盤是低端的雲端計算,只有“雲”,沒有“計算”。而且,因為是面向個人的儲存業務,安全性和穩定性的要求沒那麼高,技術難度就更低了。
門檻低了,就容易引來惡性競爭。
國外的網盤生意能做起來,主要是因為矽谷巨頭在競爭方面存在底線,都明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道理,都玩得不太過分。
蘋果雲盤、谷歌雲盤、微軟雲盤這些,基本就只有5g10g的免費儲存空間,想要更好的服務、更多的空間,使用者就得花錢買了。
可國內不一樣,網際網路公司們發現了這個賽道很熱,就一股腦地很瘋狂地往裡闖。
不管是巨頭,還是創業新公司,都有一種浴血奮戰拼命的心態。
你給5g,我就給10g,你給100g,我就給500g,你給1t,我就給2t,你給3t,我就給5t!
基本都是寧可自己死,也不要對方好過的心態。
然後,就集體死翹翹了。
只剩下了一個財大氣粗只贈送了2t免費空間的百度網盤,每年都要為這個業務虧損十幾億,在爭議和批評聲中苟延殘喘。
周不器在矽谷把生意做起來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在矽谷做生意,競爭起來真是太和諧了,從來就沒有那種刺刀見紅拼命的姿態,彼此都保持著一定的底線。
誰的產品好,誰家的產品使用者更喜歡,誰就能脫穎而出,誰也別玩貓膩。
就比如o在安卓端的推廣,谷歌要是國內的公司,o早就被安卓給封殺了。因為谷歌自家也有手機端的社交產品谷歌talk,和o是競爭關係。
谷歌沒有因為這層競爭關係,就去遏制o的發展,反而因為o深受使用者的喜歡去努力地推廣。自家的谷歌talk不受市場認可,就沒什麼推薦。
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規矩性真是太差了,到處都是惡性競爭,技術遮蔽、惡意封殺、誘導解除安裝、黑公關造謠,最誇張的是後來的網際網路教培產業。
因為教培產業面向的是中小學生,資訊健康就很重要。為了打擊競爭對手,就故意去對方的平臺上釋出涉黃資訊,去汙染中小學生,然後向當局舉報,引發很轟動的社會事件。對方的名聲臭了,家長和生源們就都跑到自家平臺上來了。
結果呢?
就跟網盤產業一樣……不,比網盤產業還慘。網盤產業還能剩下一個百度網盤活下來,教培產業徹底死翹翹,一個也別想活。
網際網路行業的惡性競爭,傷害了對手,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整個行業。
前幾年的時候,周不器還會跟其他競爭對手打架,玩一些背後的手段。現在不會了,還是和平發展、公平競爭更好,能不打架就別打架。不管是跟企鵝的雲端計算競爭,還是跟百度的安全行業競爭,都要友好一點。
周不器和紫微星一樣,也在慢慢地成長起來,有了更高的視角和規格。
張朝洋聽過這麼一番分析,沉默許久,然後問道:“你呢?你會做網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