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490章慣性作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90章慣性作用 (2 / 3)

“人性都是一樣的。”周不器給這樣的現象給出瞭解釋,“你把一盤蛋糕封裝起來,消費者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會接受衝動刺激而消費。你把一盤屎封裝起來,消費者不知道里面是什麼,也會願意消費。假如封裝去掉,把盤子裡實實在在的食物呈現給消費者,一盤是蛋糕,一盤是屎,消費者怎麼選?幫助影迷剪破這層電影封裝的工具,就是網際網路。”

鮑勃·弗裡德曼拍手稱讚!

他之所以願意推動頂峰娛樂併入米高梅,除了權力更大之外,就是因為他受到了周不器的感召。

覺得這個年輕老闆很有魅力,對很多商業現象有著深刻的見解。

他當年在華納、派拉蒙都做到了很高的位置,之所以先後兩次離開,主要就是因為他的觀念跟好萊塢主流觀念分歧越來越嚴重。

可眼下的這位周大老闆,卻跟他有著很多相似的非主流觀念。

蛋糕和屎的比喻有些誇張了。

但好片和爛片的區分,的確可以很直觀地透過電影評分網站來表現出來。

鮑勃·弗裡德曼道:“評分低的電影,的確很容易讓影迷冷靜下來,進而放棄觀影。很多人也許喜歡一部評分5.2分的電影,可是因為不符合主流,都不好意思承認,這就間接性地降低了這部影片的傳播度。”

周不器道:“是啊,從眾效應!”

鮑勃道:“過去的大明星策略,是從眾效應。現在的評分網站,是另一種從眾效應。在網際網路的作用下,大明星的神秘光環消失了。”

“所以,大明星策略下的保守主義逐漸要淡出歷史舞臺了。”

周不器依靠先知先覺可以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

可是單有結論沒有用,有說服力的現象分析才能打動人。

透過這一整套對網際網路影響下的好萊塢形勢分析,才能進一步地穿透未來迷霧,制定出更正確更有信念感的戰略路線。

周不器早就規劃好了。

他為啥挑中鮑勃·弗裡德曼擔任米高梅的ceo?

因為這哥們成為頂峰娛樂的董事長、ceo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下了暢銷書《暮光之城》的版權,然後拍成了電影。

先知先覺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未來,是大ip的時代!

鮑勃·弗裡德曼之所以被選為米高梅的ceo,他之所以願意接手米高梅這個燙手山芋,就是因為兩人的很多理念出奇地一致。

他用一種很輕鬆的語氣說道:“頂峰娛樂是一家小公司,按理說應該比米高梅更保守。其實也是如此。米高梅的保守,想要透過大明星來體現。我選擇的是翻拍。”

周不器絕對認同,“對,翻拍!”

鮑勃·弗裡德曼道:“《變形金剛》,是取材自孩之寶的玩具;《超人》和《蜘蛛俠》,是取材於漫畫人物;派拉蒙聽說又想找湯姆·克魯斯合作了,可他們這次盯上的不是大明星策略,而是續作《碟中諜》。翻拍、改編、重拍、續作,把一些已經成功的有很大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製作成電影,不僅營銷容易,製片的風險也小。電影中的人設、劇情、大框架都基本確定了,有一個預期的模仿物件,會比原創更容易成功。連斯科塞斯這種級別的大導演,也是靠著翻拍了一部中國電影,才拿到了奧斯卡大獎。”

這番話真是說到了周不器的心坎裡,笑著說:“對於這種現象,我稱之為‘慣性作用’。”

“慣性作用?”

鮑勃·弗裡德曼就不太理解了。

周不器道:“這是我在經營紫微星這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時候,總結出來的一些規律。就比如推特和yikyak,這是兩家很相似的網站,都是我的。推特進場早,yikyak進場晚。在產品設計的時候,yikyak有了更多更有趣的玩法,可是美國的使用者們仍舊是選擇推特。不是因為yikyak做得不好,而是因為慣性。他們已經習慣使用推特了,不想改了。慣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戰勝產品的好壞。”

鮑勃·弗裡德曼眼睛一亮,“對,跟電影一樣!”

周不器淡淡地道:“電影的慣性思維,是新時代中好萊塢電影衝破評分網站封鎖的關鍵要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