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薩克斯不知道周不器的小心思,還在興致勃勃地獻寶一般的介紹自己這個新的創業專案。
真的很不錯。
這個網站,剛誕生的時候就榮獲了全美50大創意專案獎,要不是特殊時期,很容易就可以拿到融資。而且網站一上線,就有超過200個企業或者組織完成註冊了。
不過,漸漸地周不器也聽出了一些問題。
大衛·薩克斯:“為了確保內網的屬性,不讓外部人員進入到企業內網裡。所以Yammer的序號產生器制是企業郵箱。只有用相關企業的郵箱,才能註冊到相關企業的內網裡。”
“企業郵箱?”周不器微微一愣,“如果沒有企業郵箱怎麼辦?”
大衛·薩克斯也是為之一愣,“怎麼會沒有?這個很簡單吧,買一臺伺服器,然後購買一套郵件服務軟體,不就可以搭建起來了?”
周不器被逗樂了。
要是連自家的企業郵箱都能搭建起來,搭建一個內網又有何難?內網無外乎就是可以討論的內部論壇,各種軟體模板到處都是,買一個安裝上、簡單除錯就可以了。
大衛·薩克斯道:“推特的定位是大眾群體,沒有門檻,誰都可以註冊。Yammer面向的是企業使用者,只能透過企業郵箱註冊來完成身份的驗證。要保證內網的安全性。”
“我不認為所有企業都有企業郵箱。”
“那是下一步該考慮的問題。”
“嗯。”
周不器點了點頭。
兩國的科技環境應該不太一樣。美國這邊郵箱文化很盛行,絕大部分企業都有屬於自己的郵箱。郵件的使用率極高。
郵件爆發的時代國內還沒發展起來呢,沒流行這個。
看樣子,國內如果要做,還是得略有變通,符合國情才行。
大衛·薩克斯接著說:“人都講究圈子,其實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圈子,具備天然的SNS基礎,只是缺少這麼一個平臺。尤其是大機構、大企業,很多同事彼此並不熟悉,但需要一個平臺,能夠在內部完成溝通,借用內部智力資源更好地完成工作。這樣一個平臺,有著遠超MSN的優勢。”
“沒錯。”
周不器附議了一聲,這就是內網的一大作用。
遇到了困難和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內網上發一個帖子,公司裡的其他員工和領導,誰有解決方案,誰就可以回覆留言,提供建議。
不過接下來大衛·薩克斯的想法,就讓周不器很不認同了。
&nmer來完成企業內部的協同辦公,可以方便地管理企業內部員工之間、專案組之間的資訊交流和資源文件共享……
這就不僅僅是內網的功能了。
就紫微星來說,就是就“內網+嘀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