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讓紫微星去針對這些方向做課題、做研究,幾乎不可能。首先,紫微星的員工薪資太高了。其次,紫微星也沒這麼多專業、這麼多方向的人才。
很多課題不僅僅是計算機知識、積體電路知識,還會包括著數學、物理和通訊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是一個完整的科技體系。
紫微星覆蓋面沒這麼全,只有高校才可以。
讓高校去做類似的課題研究,才能結合到方方面面的領域人才。而且高校裡的主要研究人員是碩士生和博士生,工資更低,花費更少。
國家出一部分錢,紫微星出一部分錢,就可以把這些前沿課題組建起來了。
研究出來的課題成果版權,教授團隊擁有一部分,國家擁有一部分,紫微星擁有一部分,算是最好的分配方式。
在會議上,沈向陽還建議到要給美國的常春藤高校出錢,資助美國的科研團隊做研究,出成果後,紫微星可以拿到一部分專利版權。
就比如蘋果手裡的多點觸控技術專利,一開始就是大學裡的教授團隊做出來的,後來幾經周折被蘋果高價買下。
周不器比較謹慎,暫時擱置了這個議案。
先重點投資清華。
先做做看!
要是清華做不出來,再去尋找外援。
紫微星現在的資金有限,還沒能力去國外過多地大撒幣。
當然,有些錢是必須要出的。
周不器接受周紹寧的邀請,去愛斯達電子那邊參加了一次戰略級會議,形勢比較嚴峻。
太缺錢了!
現在,愛斯達手裡的訂單已經超過750萬,全球先後有6家運營商加入進來了。
700萬的訂單,可喜可賀!
可是,這750萬訂單裡,只有日本的180萬手機訂單可以提前拿到一部分的預付款。其他的訂單都是先拿貨,後付款。
這是通行的行業慣例,不管是賣手機、賣電腦,又或是賣空調、賣冰箱,大家電和小家電都是這套模式。
不僅是運營商拖欠著手機廠商的應付款,手機廠商也一樣會拖欠供應商的錢,通常就是36個月以後再付款。
可是,現在供應商那邊已經供不起了。
Aster紫苑手機是高階機。
原材料成本高達240美元。
750萬部手機,每部手機的成本是240美元,總共就是18億美元,超過135億華夏幣!
可是,自家公司的賬上,只有10億元。
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