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 第1103章 科學家的薪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03章 科學家的薪資 (2 / 4)

還是老老實實拿工資更穩妥。

周不器不認可他的看法,解釋道:“期權的作用是激勵,只要工作出成績了,拿到了期權。那麼股票在未來的價值,將會幾倍甚至幾十倍於現在拿到的工資。”

李易男的思維模式顯然跟他不同,“萬一沒出成績呢?”

“啊?”

周不器愣了一下,覺得對方不應該問出這麼低階的問題。沒出成績,當然就沒有期權了,總不能公司花錢養閒人吧?

李易男不怎麼會看人臉色,自顧自的道:“我在華為時,經常是幾個月做不成任何成績。可我一樣能拿著最高的工資。就比如去年10月我申請去魔都籌建晶片業務,做了大半年,除了把團隊組建起來了,並沒有拿出什麼亮眼的成績,但工資一分都不能少。”

周不器先是一愣,馬上醒悟。

靠!

果然啊,這才是大神!

“基礎工資+高期權”的模式,的確可以鼓舞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督促他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獲得期權。

這是一個很好的激勵機制。

可是,誰能確保做研究了,就一定能出結果?

低端的研究可以做到。

國外都出來結果了,相關資料也都公開了,一邊學習一邊研究,努力點也就做出來了。

可是,李易男是什麼級別的科學家?

讓他搞低端研究真是太浪費了。

尤其是電信、通訊、晶片等領域,這些領域的高階技術,國外都是有技術封鎖的,國內需要一點點地摸索才行。

經常就是一個高薪科學家團隊,研究了一年半載什麼也沒做出來。

做不出來是正常的,做出來了才不正常。

花了幾個億做研究,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也沒撈著……什麼樣的公司有這種魄力搞這種事?

研究一次不行,就研究十次,那就是幾十億砸進去了。

敢在高階科技領域投重金搞研發,除了企業家要有遠超常人的魄力之外,還需要這家企業有著強大的賺錢能力才行。

一年利潤幾個億的小公司,想做都沒法做。

國內現在的論調是中興和華為並駕齊驅,這真是太高看國企了。中興做的也是中低端,敢玩高階的只有華為一家。

從李易男的身上也就看出來了。

一年6000萬的工資。

過去大半年,他幾乎沒拿出什麼像樣的成績出來,可依然可以拿著高薪。

要是網際網路的薪酬模式之下,他連一丁點的期權股票都拿不到,只能領到幾百萬的基礎薪水……這顯然不符合這種級別的人才定位。

高薪模式才有保障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