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筆交易,達成得很順利。
紫微星的好處更大。
首先,專案到手了。
這可是大資料工程啊,進入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就開始全民上網了,國內有十億網民。紫微星要做全球市場,使用者規模可能會達到二三十億。
很多時候,矽谷巨頭的企業併購都會很順利,其中就有技術的原因。
一些新誕生的科技公司,比如Instagram這種,幾乎沒有什麼沉澱,迅速地在全世界就火起來了,技術發展遠遠跟不上產品的發展。
那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自己搞,但是發展速度要放緩。就像TikTok那樣,不能想著一口吃個胖子,要廣積糧、緩稱王。先用兩三年把技術做起來,然後再大力出奇跡地做市場推廣。
二,找科技巨頭。
時間不等人。
網際網路市場瞬息萬變,一天一個變化。如果“廣積糧、緩稱王”了,用個兩三年儲備技術,萬一時代變了呢?眼下這個階段使用者喜歡這款產品,萬一兩三年以後使用者的喜好變了,不喜歡了怎麼辦?
所以,把自己賣掉往往是最佳選擇。
賣給谷歌、Facebook、微軟這種科技巨頭,利用他們強大的科技能力和市場推廣能力,就可以把自家這款優秀創新產品迅速地在全世界鋪開了。
紫微星想去全球市場上混,首先要把技術關給攻破了。
萬一產品做出來了,卻受制於技術耽誤了推廣,那就太可惜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坑位就那麼多,誰先搶到誰佔優勢。
金字塔專案是國內IT圈很少見的世界級專案,百度為此都研究兩年了,把上一任CTO都解僱了,光是研發資金就花了1.3億。
就這麼隨意地廢棄,真是太可惜了,周不器一番運作,順利地收入囊中。
還有就是人才了。
金字塔專案的科學家,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從微軟研究院挖過去的大資料團隊,一部分是百度原本的從各部門抽調過去的技術精英。
如果是透過獵頭去招聘類似的人,最差的P4、P5,每個也要花5萬6萬元,像那些P7、P8的科學家,獵頭收費30萬、50萬都算良心價。
獵頭的收費標準,通常就是員工第一年年薪的50%。
這個團隊每年的總薪資超過6000萬,給獵頭50%,那就是3000萬了。
現在,周不器親自出馬,跟李彥紅談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