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雅嫻嘆了口氣。
現在辦公室換了,再加上冬天穿不了裙子,更重要的是……現在也不需要偷看了,周大老闆早就把寧秘書的身體構造研究透了。
可以認認真真的講故事了。
“這事太複雜了……反正就是後來我們組長沒辦法,就重點培養我。可沒過多久,他就遭到了一波新的內鬥,給擠兌走了。”
“啥?”
“反正特別荒唐。他一走,公司就安排了一個什麼也不會的老傢伙帶我們組,具體的工作,都要靠我。當時情況可複雜了,除了新來的領導不懂技術,組裡還來了個經理級的前輩,級別比組長還高,完全是拖油瓶。日企通常都是上下關係明確,而且級別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為尊,平時跟級別高的人說話都用敬語。我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卻要帶兩個50多歲的高階別領導做專案,我都崩潰了。”
“是挺麻煩。”
“豈止是麻煩?”寧雅嫻苦笑一聲,“有一次我印象很深,我過去用請求的語氣,問他可不可以幫忙看一下找一些資料,結果他一句就給我回了,說看不懂英語。不會英語,來什麼國際部?”
周不器哈哈一笑,“你是怎麼做的?”
寧雅嫻道:“我拋棄了日企的那一套管理思路,自己搞了一套新的。”
“哦?”
“我以前的那些領導,都有情懷,都是在努力的培養下屬全面發展,屬下的長處讓他們發揮,短處也會教育,尋找機會讓他們突破自我。他們帶的隊伍,組內氛圍很溫情,就像大家庭。可當時我組裡的情況太複雜了,尤其那兩個毫無上進心的老頭子領導。我就再也沒有了培養的心思,我只讓他們做自己擅長的,短板完全規避。”
周不器眯眯眼睛,“這的確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
寧雅嫻道:“對,我讓懂外語的專門翻譯做資料,讓級別高的老頭專門負責公司的內部聯絡,印度小哥基礎技術過硬,就專門負責裝置運維……反正一套安排下來,大家分工明確,交流也不多,各做各的,只看結果,組裡氛圍冷冷清清的。”
周不器嘆了口氣,感慨道:“做短期最有效率,卻很坑員工,在舒適圈裡,能力基本得不到提升。不培養人才,就不符合公司的長期戰略。”
“我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當時我們那個技術組,已經是牛鬼神蛇了。我當時年輕,一心想做出一番成績來。我積極的跟金主聯絡,不再像以前的組長那樣只追求高技術產品,只要有利益,什麼專案都接。然後,我就創造了十年內的最佳業績。”
“沒獲得晉升吧?”
“豈止是沒晉升,都沒加薪,還找了幾個理由,給我扣了薪水。諷刺的是,下半年我心灰意冷,也不努力工作了,每天定點上班,定點下班,工作態度很差。結果下半年,我加薪了,還晉升了一級。”
周不器沉吟許久,感嘆道:“雅嫻,你的故事總是這麼動人。太有參照意義了!”
寧雅嫻的做法,簡直跟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模式一模一樣,生生把一個科技產業,做成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我不是跟你暗示紫微星的方式方法,我就是說我的故事。再加上那次出國旅行,回去後我的組雞飛狗跳,業績一塌糊塗。沒了我,他們都是廢物,都完蛋了。我被女部長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我就離職了。”
寧雅嫻神色多少有些唏噓。
離職之後,她就跟男朋友回國結婚,發生了巨大的人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