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往上,拐了一個彎之後,前面的道路突然變得陡峭起來,而且寬度僅限一個人透過。
峭壁外側有水泥柱和鐵索構成的護欄,靠裡側的石壁上還掛著多根鐵鏈供攀登者攀援。
這時候陳晚安想打退堂鼓也不行了,只能硬著頭皮向上爬。
途中最陡峭的地方僅有很久之前開鑿的數十處凹穴作為臺階,石穴的深度還容不下一隻腳掌,況且上面都已經被磨得光滑如鏡。
陳晚安全副精力地攀登,還要不時地騰出手來護著胸前的相機鏡頭,也就根本無暇顧及周圍的景色了。
這一小段路當真是緊張的不得了。
陳晚安甚至在屏住呼吸。
似乎更多的人來到這裡是不會選擇嘗試攀登這裡的吧?
畢竟太兇險了。
別說是這裡。
就算是當初去往麗江的玉龍雪山。
乘坐索道到了頂端之後,那最後一段沿著階梯繼續向上的路陳晚安都要猶豫考慮下要不要繼續前行。
而此刻,或許是真的被這仙山所吸引,不登上去真的會後悔吧。
約到半程多一些的位置,臺階到這裡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平臺。
攀登到這裡的人到此可略微停頓一下,喘口氣,歇歇腳。
這時才有閒暇觀賞一下身邊的美景,陳晚安舉起掛在脖子上的相機,拍幾張照片。
在這陳晚安和一位同時上山的年齡相仿的男士簡單交談了幾句。
那人年紀和陳晚安差不多,平日也是很喜歡登山。
爬的山多了,也就能分辨出山與山的不同。
而即便是這樣一個老登山人,也會不由得感嘆一句若是知道這梵淨山的最高處是這樣的路,那他也要考慮考慮是不是要上來了。
這話陳晚安到是沒有苟同,畢竟只有自己親自登上山頂才會真正看到最美的風光。
而下山之後又都會告訴別人,沒啥看的,就那麼回事,不值得……
想來也能登山人都是不想將這一份美好,人間最為罕見的景色分享給別人吧。
最後一程是從石壁的縫隙中登上的金頂。
這個地方從下面往上看是一線天,陳晚安除了兩側絕壁之間的天光以外什麼也看不見。
到達頂峰以後陳晚安回頭往下看,這個景緻又有了另外的名字,叫金刀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