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他已經是行業內部的尖端了,可是在往資本的路上,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也迫使他有了招攬林東的心,因為他一貫的風格就是好的專案,要麼跟他合作,要麼他就抄襲。
再靠著他雄厚的資本,和影響全國的影響力。開放出相同的東西后,對前者大肆打壓。
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要麼選擇被收購,要麼等著擠破產。
也是靠著這個方式,福明居也是迅速崛起。
這也讓福明居所領導的億達集團,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商貿,實體經濟,再加上IT行業龍頭者。
這幾樣東西,都是目前最賺錢的行業,而福明居全都壟斷在手。
也是如此,造就了福明居龐大的商業帝國。
他其實也想過,如果林東到時候不會選擇配合他們的話,他就將林東的企業直接壓死。
可是想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在著手要去跟林東商洽之前,福明居已經是命他的團隊去著手研發過鼎盛集團說研發的東西。
首先在鋰電池上面,他們不管怎麼進行技術突破,甚至是找來外國的一些頂尖專家,其效果也無法達到林東的高度。
鋰電池這個板塊上,他是佩服林東的。
只是如果他真想要死磕林東的話,也是能讓他鋰電池行業倒閉的。
只要將自己的價格減半,一直虧錢死磕就行。現代的工業行業裡。
什麼都是講究一個價效比的,好的東西固然沒人不喜歡使用,可是其昂貴的價格,也不是什麼人都承受得住的。
可是那種效能差一些,價格卻要便宜一大截的,這種才是會受廣大群眾說喜歡的。
畢竟常人的生活中,價效比往往是比別的都要管用的一個東西。
價效比高,這才能獲得市場的份額。
而林東的鋰電池之所以要強上很多,首先在技術上是一方面,在鋰電池的用料成本上,也是要高於別人的。
所以真是要打價格戰,林東的結果也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