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建商銀行的貸款,現在國企的新增貸款已經逐漸流向龍城銀行,建商銀行總部的判斷力實在是一言難盡。
優質貸款被瓜分,剩下市場只有大量需要資產審查的虧損國企或者草創的民營企業。貸款吧,抵押物有各種各樣的瑕疵。
國企還算好,民營企業他真是不放心。
建商銀行總部的邏輯也一樣,江河投資雖然紅火,都靠著甘笛不斷謀劃的眼球經濟在經營。
大規模輿論撲面而來,他們判斷甘笛被政策性打壓的情況會出現。
但是大跌眼鏡,更高階別的報紙開始表揚:“江河投資臨危受命,在於東瀛代表團洽談配額圓滿結束。”
“定向招標和公開招標結合,為國內僵化的配額制度提出一個方向。”
“為定向招標制度設定門檻,入圍企業必須先經過極地公司的培訓和標準化生產。筆者曾經考察過極地生產車間,無論是生產效率、還是環保、質量、印染水平都要高其他紡織企業一籌。定向招標像一條鯰魚一樣,既滿足國企內部的配額分配,也啟用僵化的紡織活力,紡織企業向著更高標準邁進。”
“極地公司的分配配額制度更合理,除了定向分配,公開招標更像是一場大規模的實驗。”
“公開招標同樣必須透過極地公司的標準化考核,中標紡織企業的保證金和中標金額都會放在外貿部門成立的第三方公司。”
“甘總已經表態,招標配額的產生的利潤都交給中標企業的各省份的棉紡織協會分配,作為發展基金提升當地紡織企業的發展。”
龐經理抓著頭髮,總部判斷錯誤的理由是甘總大水漫灌,15億新品服飾侵犯地方紡織企業的利益。
這次甘總掌握分配權,一點不藏私。由有關部門成立第三方公司,作為監督者對配額資金進行監管。
他將黑市市場上的暗地交易拿到檯面上,將配額產生的溢價利潤直接交給各地方棉紡織協議進行紡織發展。
需要外貿生產的企業獲得訂單,地方獲得利益,有關部門穩妥監管。甘笛作為青年企業家,真有大將之風。
多少人都在看他的笑話,多少隻眼睛在暗中盯著他,看他拿到三十億紡織品配額後的操作,一旦有偏頗。不滿甘總高調做事的人、商業上的敵人、被奪走配額的人,萬箭齊發,他會被舉報信淹沒。
甚至在甘總沒有任何動作前,就有一封舉報信從拘留所流出,秦師立判斷道:“我要立功,我要舉報。甘笛肯定會侵吞配額,具體金額我不清楚。別聽他假惺惺說置換配額,為了新品服飾,道貌岸然的說法多得是,落腳到最終都是利益。我倒賣配額,我最理解人性。在外邊的廠長都有涉及,請有關部門調查,當然最主要是甘笛,他費這麼大力氣,肯定要賺錢的!”
這是王重在紡織企業警示大會上唸的一封信。
甘總狠狠抽了建商銀行總部的臉,甘總在配額上真沒賺錢,如果說有私心,他將配額置換到全國,極地公司已經和地方26個紡織企業達成合作協議,新品服飾交給地方紡織生產、銷售。
對當地企業進行升級和培訓,地方也很關心,紡織協會的配額利潤都流入到配額企業中,像一位善良的老師,循循善誘指導學生。
極地公司現在真是空殼公司,發動全部員工奔向全國各地,開始對地方紡織企業進行培訓和標準化學習。
夏宛親自給大家倒茶:“不好意思啊,公司現在只有七個人,田總和鄒亮也在出差期間,請大家多包涵。”
這話聽著多麼凡爾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