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們主要在吵幾個事。
第一就是對這些嬰兒的管理問題。
全國各種型別的救助站魚龍混雜,而他們也容納了超過七成的置換人格。
對嬰兒人格的收容當然不是什麼問題,這些救助站巴不得國家來收,這些人格放在救助站又吵又鬧,要人照顧不說,還沒法管。
這時候這些嬰兒人格要是出了事,那在社會輿論上簡直能讓出事的救助站瞬間社會死亡。
現在的問題是收容之後,他們暫時還沒法管。
互助站和救助站不一樣,互助站一直是工作性質的站點,站點本身能夠容納的人數很有限,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比救助站差遠了。
而且大部分人都有工作,根本沒辦法找這麼多人來照顧這麼多嬰兒人格。
而國家辦的救助站現在還在組建,錢容易到位,但是可靠的人到位就難了。
這些單位基本上要求一定比例的女性工作者,但是同樣,女性也很難接受來做這些崗位。
成人軀殼的嬰兒,甚至比嬰兒軀殼的成人更可怕。
心理專家已經有過詳細的分析了,在針對各種置換者的研究中大家發現,人的很多行為是受身體影響的。
即使是成年人,換到嬰兒體內,有時候也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排尿。
因為大腦發育還沒有到位。
反之,嬰兒換到成人體內,也會有成人的本能。
這些本能對每一個女性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
但如果全用男員工,很少有男性願意來幹這些工作。
嬰兒人格的成年人可不是小孩子,他們發起脾氣來可能會真的拳打腳踢的。
更別說還要把他們當小孩子一樣服務了。
目前待就業市場上,女性找工作的已經遠遠超過了男性。
所以想辦法讓女員工來幹這些活是必須的。
有幾個站長提出來可以對這些嬰兒人格進行“襁褓”式管理。
很多嬰兒在小時候就是被父母放在襁褓裡的,也就是雙手雙腳的活動受限。
說是襁褓式,其實就是對這些嬰兒人生自由進行控制,方便管理。
另外就是把他們放在一些恆溫恆溼的地方,可以考慮不穿衣服,或者只穿紙尿褲之類的。
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可以讓儘量少的工作人員管理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