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迪雅坐落在塞克洛斯大陸最南端的大海之濱,它的西面和西南面與大海相接,北面、東面以及東南一隅則被綿延的群山包圍著,形成了一處得天獨厚的避風港。
兩百多年前,這裡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當時的人們以打漁為生,若不是為了交換生活必需品,誰也不願意花上好幾天的時間翻越大山,去到山那邊的特古賓斯都市。
一些頭腦靈活的商人發現了諾迪雅的價值所在,開始在這裡興建港口碼頭,並在群山中開闢商貿通道。然而翻山越嶺不僅費時費事,還會時常遇到野獸或強匪,於是商人們用重金和利益分成說服了當時的特古賓斯城主,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在諾迪雅和特古賓斯之間的山腹中開鑿出一條地下通道來。
這條通道一經開通,立刻為諾迪雅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短短几年時間,諾迪雅就發展成為塞克洛斯大陸南端舉足輕重的商貿口岸。
隨著諾迪雅貿易量的增加,往來於諾迪雅和特古賓斯都市的貨物量也逐年增加,那條並不寬敞的地下通道便顯得捉襟見肘起來。
商人們再次商議,藉口地下通道可以囤積資源,可以輸送兵力,可以作為戰備基地等等,慫恿特古賓斯的城主再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地下通道進行改造。
數年之後,一條寬敞的地下通道主路,加上林林總總的各類設施、大大小小的分支道路,一項龐大的地下工程終於完工。
但是,隨著局勢的動盪,特古賓斯都市在戰火中被毀得面目全非,新當權的教會組織對這座城市失去了重建的興趣,於是特古賓斯都市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甚至連這個名字也逐漸被人們忘卻,大家唯一還記得的,只剩下“舊都市”這個稱呼。
那條地下通道雖然失去了原有的龐大功能,但它仍然是諾迪雅連通外界的主要通道,所以警備團特意在通道的兩端設立了臨時營地,對過往的商隊和行人進行必要的盤查。
凱文順利透過新兵考核之後,秋天已經悄悄來臨,天氣雖然還沒有涼爽下來,但氣候已然沒有那麼熾熱逼人,躲避炎熱的商販們也漸漸活躍起來,地下通道中又出現了往來的商賈車隊。
這天大早,一隊由十幾名腳伕和四輛馬車組成的商隊從諾迪雅進入了地下通道,馬車上滿載著剛從輪船上卸下來的貨物,準備經由舊都市運往其他城鎮。
地下通道中沒有自然光線照入,只能依靠數百個擺放在通道兩側的火盆進行照明。為了解決燃料燃燒時間不長的難題,人們想出了用魚油和木材混合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延長了照明時間,但是對燃料的需求依然相當巨大。
舊都市隕落之後,這筆龐大的開支落在了警備團肩上,雖然有教會的財政支援,但是警備團仍舊入不敷出,同時由於警備團人力有限,無法隨時對火盆進行燃料補充,所以警備團規定了地下通道的開放時段。
這支商隊經常往返於諾迪雅和舊都市,對地下通道中的昏暗和潮溼早已司空見慣。他們一路上有說有笑,尤其是那個領頭之人,口若懸河地說著葷腥的笑話,惹得大家不時地鬨然大笑。
這也許是他們打發路途時光的最好辦法,大家樂得其中,直到有人忽然嘀咕了一聲:“奇怪,今天這裡面怎麼起風了?”
隨即有人附和了一句:“是啊,確實有點奇怪。”
領頭之人比較警覺,他讓大家停下腳步保持安靜,可是四周除了火盆中火苗的爆裂聲,就只有耳畔的風聲。此人心中滿是疑惑,趕緊下令大家加快腳步。
然而一陣更為猛烈的大風吹了過來,火盆中的火苗掙扎了幾下,齊刷刷地熄滅了,這一段的地下通道瞬間就被黑暗吞噬。
眾人慌亂起來,疑問聲、咒罵聲亂成一團,領頭之人大聲喊道:“大家安靜,不要慌。”
有人點燃了隨身攜帶的火石,但那點微弱的光芒很快就在風中消亡,也有人開始害怕起來,他們急切地想搶過火石,可在黑暗中手忙腳亂地爭搶根本於事無補只能添亂。
領頭之人又開始喝止大家,然而身處黑暗中的眾人,心頭滋生的緊張和懼意,足以令他們無視任何命令,依然胡亂地互相指責和漫罵。
不過,這種混亂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眾人忽然全都安靜下來,因為每一個人都清楚地聽見了一種聲音,一種雜亂而低沉的吼叫聲。
那聲音聽起來像是猛獸發動進攻前的悶吼,也像狼群撕咬獵物時的沉重呼吸,不管類似於哪種聲音,當這聲音在地下通道中響起時,所有人都呆若木雞,大家都在猜測,都在等待,都渴望著有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有人再次點燃了火石,隨即引發了一片驚呼,那人的火石被嚇得掉在了地上,崩碎幾點火花後再度熄滅。
那點火光在大家眼裡如同救命的稻草,當它在大家的注目中消失時,人們似乎看到了黑暗中獰笑的死神,他們本能地狂叫起來“救命啊!”“快跑啊!”
然而沒有人能在黑暗中分辨方向,大家不是互相撞到了一起,就是被馬車絆倒,再不就是撞到了通道的洞壁上。現場一片混亂,哪怕領頭之人還有一絲冷靜,他也沒辦法控制這個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