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唐僧走過大門,更入裡面,只見兩邊紅漆欄杆裡面,高坐著一對金剛,裝塑的威儀惡醜,一個鐵面鋼須似活容,一個燥眉圓眼若玲瓏。左邊的拳頭骨突如生鐵,右邊的手掌若刀賽赤銅。
金甲連環光燦爛,明盔繡帶映飄風。
西方真個多供佛,石鼎中間香火紅。
唐僧見了,卻沒有多少感慨,只是感覺這深山老林之內,不算多大的廟宇,內里居然大有乾坤,按理說應該沒有多少香火,不過這倒是開了眼了。
但他還是不免自言自語嘆道:
“世人皆知仙佛爭香火,卻是不知泥塑金身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終有一日大風颳過,都作黃土。當珍惜當下…”
說到這裡,唐僧似乎還是記起自己還是佛教一份子,怎麼把這些事情說的這麼清楚,他只把這樣的想法記在心裡,嘴裡卻是停下。
正嘆息處,唐僧腳步不停,又到了二層山門之內,放眼望去在這山門之內,前後左右四方。
見有四大天王之相,乃是持國、多聞、增長、廣目,按東南西北四方安座,每座塑像前都是香火鼎盛,也取風調雨順之意。
進了二層門裡,又見有喬松四樹,一樹樹翠蓋蓬蓬,卻如傘狀,忽抬頭,乃是大雄寶殿。
唐僧見此,也是合掌皈依,舒身下拜。
拜罷起來,轉過佛臺,到於後門之下,又見有倒座觀音普度南海之相。
那壁上都是良工巧匠裝塑的那些蝦魚蟹鱉,出頭露尾,跳海水波潮耍。
長老又點頭三五度,感嘆萬千聲道佛號:
“阿彌陀佛!”
正讚歎間,又見三門裡走出一個和尚。
那和尚忽然看見三藏相貌稀奇,丰姿非俗,相貌端正,氣勢不凡,急趨步上前施禮道:
“師父那裡來的?”
唐僧道:“弟子是東土大唐駕下差來上西天拜佛求經的,今到寶方,天色將晚,告借一宿。”
那和尚聞言,心裡瞭然回道:“師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這裡掃地撞鐘打勤勞的和尚,裡面還有個管家的老師父,待我進去稟他一聲,他若留你,我就出來奉請,若不留你,我卻不敢逾越。”唐僧聞言也回禮道:“多謝,累及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