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山洞時,地形還很寬闊。”
“然而隨著我越來越深入,山洞的通道也就越來越狹窄。”
“到了後半程,甚至連我當時這樣的小孩子,都必須側著身子,從巖壁的夾縫中慢慢擠過去。”
“堂弟能過去我絲毫不奇怪,可是瘋子雖然看起來瘦,他到底是個成年人,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透過這裡才對!”
“我的心中有無數疑惑,而這些疑惑便是壓制我恐懼的動力,促使我不斷往裡走。”
“漸漸聞到了空氣中的潮溼酸腐氣,有些腥臭刺鼻。”
“我一手握著火把,一手捂住鼻子。”
“從夾縫中出來過後,山洞裡的空間又變得寬闊起來。”
“只是,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我的眼前出現了兩條岔路,一條向左,一條往右,並且兩條路都看不到頭。”
“怎麼辦?左還是右?我又怕貿然選擇了一邊之後,瘋子和堂弟就從另一邊出來了,這樣我就會和他們完美錯過。”
“我不想被拋下獨自留在山洞裡,可什麼不做,就待在原地,也無法讓我感到安心。”
“於是我想了個辦法,從地上撿了一堆碎石頭,放在右側的入口門口,堆成了一個←的箭頭,箭頭指著左側的岔路入口。”
“這樣如果瘋子和堂弟從右側的岔路出來,就會發現我給的箭頭訊號,知道我在左側那條岔路里了。”
“擺好箭頭陣後,我鼓起勇氣握著火把進入左側岔路。”
“這裡的牆壁上,逐漸出現了一些像壁畫一樣的圖案,但都是相當潦草低階的圖畫,沒有色彩,僅有輪廓。”
“哪怕是一個剛學素描的小朋友,都能畫得比牆壁上這些東西好。”
“沿著左邊的岔路往裡走了十來分鐘,我又聽見了兩聲‘狗叫’。”
“‘汪汪!’”
“聲音正好是從我這條岔路盡頭的方向傳來的!”
“我知道自己選對了路,有些興奮,於是把腿就朝前頭跑。”
“可當時的我,卻忽略了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因為在選擇岔路的時候,我下意識地將如野狗般的堂弟和瘋子看做‘正在一起’的了。”
“我當時完全沒有考慮過另一種可能。”
“比如——瘋子進入了右側的岔路,而我堂弟卻在左側的岔路里……”
“我一門心思想要快點跟他們倆回合,於是腳步快了許多。”
“‘汪汪’,狗叫也清晰了許多,聽得出,堂弟也在朝我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