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哥和段寒煙聽了就幫襯著她把那肉肉的木耳從樹枝之上乾脆利落的剝掉來,釆摘了有一斤多。
段寒煙全方位的掃瞄了下附近的環境,牢牢的記著了方向,即對段二哥和陶寧說道:“走吧!”
下山時,由於是走的另一邊,雖然他們沒有成心地急切的找尋香蕈,還是察覺不少,慢慢的地,帶來的全部的籃和婁子都完全塞滿了。段寒煙就直接脫去自已的外衣,又包了些。
這是小槐突然說:“我之前倒是聽過怎麼種木耳,木耳實體最理想的生長溫度為15—25℃,一般是在春末到秋初,從播種到成熟一般要25天。也不知道準不準確,還得回去試試。”
陶寧聽完他說的話十分著急,接著說:你還知道什麼嗎?趕緊說說。”
段寒煙想了一下,回答道:“似乎是首先準備原料,而原料一般是以木屑、秸杆為主,然後利用塑膠袋將原料盛裝,經過滅菌、接種、養菌,然後擺在田間大地,露天地可罩遮陽網,林地可裸露菌袋。要採用專用霧化噴水袋澆水,澆水乾溼交替,澆澆停停,七幹三溼,幹就幹透,溼就溼透,切忌不幹不溼或澆水不停。之後就可以等待出耳了。好像是這樣的吧,時間太久了也記不清了。”
正走著說著,就聽前頭樹林中有人言語,看不到影影綽綽的人影子。
陶寧偏著腦袋聽了一會,直接過濾走林裡邊的風聲鳥啼叫,聽出來是柳氏在言語,就對兩人說道:“是娘和段姑姑咧。”
又大聲叫到:“娘!”
幾個人指派細細的枝條,腳板的底下提速,來近前,不出所料是柳氏和何氏,正到處盲頭蒼蠅似的亂竄,一邊講著話,一邊用倆眼逡巡樹蔭的下面,尋那香蕈咧。
柳氏見他們下了山,對何氏笑著說道:“還是他們眼明手快,這都將婁子搞滿了咧。”
何氏樂滋滋地瞅著段寒煙竹籃中砌的滿當當的香蕈,又見手裡邊還提了包,笑著說道:“這是掙了,以前都沒有拾過如此多咧。哎唷!怎麼還拾了肉肉的木耳咧?你們便是會尋。”
段寒煙就和她講了上邊有一株死樹,長了不少肉肉的木耳,他們準備把這樹扛返回家中咧。
講著話,陶寧感到五臟廟有一點空,就扯了一些嫩繡墩草芽芽,直接扒開面皮,吃裡邊的嫩心,一邊對幾個人說道:“快點回去,五臟廟空了咧。中午就燒一點香蕈來吃。哎唷!講著更覺五臟廟空空蕩蕩的了。”
講的幾個人全笑出來了。
何氏說道:“連我也一樣被陶寧講的饞了起來。小槐,我們去殺一隻威猛的雄雞,燒這香蕈吃。橫豎那威猛的雄雞也是不產卵,養著還白白的枉費雞食。威猛的雄雞多了還好鬥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