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孤並沒有被申鐘的厚禮所誘惑,卻被申鐘的巧舌如簧所說服,答應勸導拓跋什翼鍵。
拓跋寔君今年才十四歲,拓跋什翼鍵十三歲就生了他,對其甚為寵信。
拓跋寔君年紀小,又稟性愚昧,殘暴不仁。歷史上的拓跋什翼鍵正是死在了拓跋寔君的叛亂之中。
拓跋寔君被申鐘的厚禮所誘惑,也答應勸導自己的父親進攻燕國。
經過拓跋孤和拓跋寔君的勸說,拓跋什翼鍵又徵求了其他大臣的意見。
眾臣認為聯晉攻燕可行。
拓跋什翼鍵終於下定了決心,約好與晉國,在農曆九月,共同出兵進攻燕國。
九月之際,正是草肥馬壯的時節,正適合出兵。
………………
公元347年農曆9月。
拓跋什翼鍵親率一萬鐵騎,攻襲原宇文鮮卑部落一帶,即今河北承德一帶。
不過,對於拓跋什翼鍵來說,所謂的聯晉攻燕,就是為了撈好處的。燕國滅不滅,跟他關係不大。
所以,代軍進攻原宇文鮮卑部落之地後,劫掠兩萬人口而歸,馬上退回到赤峰一帶,以防備燕軍全力追襲而吃虧。
與此同時,晉軍以庾翼為主帥,率三萬乞活軍,周琦為副將,率兩千羽林騎,出長城北,進入盧龍塞,兵鋒直指昌黎城,意欲直搗龍城。
晉代聯軍進攻的訊息,傳到了龍城,令燕國上下大吃一驚。
尤其是晉軍兵駐盧龍塞,直接威逼龍城,更令慕容儁驚慌不已。
不過,經過與群臣的商議,慕容儁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從長城北通往昌黎一帶,有三條道:無終道、盧龍塞道,傍海道。
盧龍道,即當年曹操徵烏桓、斬蹋頓的要道。這條道從無終出發,經過平泉、黑城、南渡大淩河,到達其上游,再沿著大淩河東北走,到達柳城即晉時的昌黎城。
盧龍道是東北地區與中原的三險之一,被稱為天下之阻,可以看出其險峻。盧龍道塹山堙谷,當年曹操號稱’由山中九百餘里‘’,可見行軍有多艱難。
這條道上,曹操甚至葬送了他的首席謀臣郭嘉。
當年曹操徵烏桓時,行軍路況極端惡劣,沿途有長達二百里的地段乾旱無水。當糧食吃光以後,曹軍將士又不得不先後殺了幾千匹戰馬充飢,才艱難抵達目的地。途中,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勞過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而且當年的曹操,能夠斬殺蹋頓,終究是因為打了蹋頓一個出其不意,否則也恐怕會無功而返。
慕容燕國自然非當年的烏桓能比,蹋頓又怎比得上慕容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