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拓跋什翼鍵來說,他雄才大略,又不傻。
司馬珂聯代攻燕,他並不願意充當這個打手。
所謂無利不起早,要他出兵,必須要有好處。不然燕國好歹是他的王妃的母國, 雖然這事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顧忌,但是沒有好處的事情誰幹。
當然,除了利益之外,還要確保自身的安全,拓跋什翼鍵不想偷雞不成蝕把米這種出現在自己身上。
對於拓跋什翼鍵心中的疑問,王猛早有預料。
申鍾對拓跋什翼鍵的疑問, 逐一做了解答。
首先, 在地盤方面,司馬珂許諾事成之後,當年宇文鮮卑部落的地盤,全部歸代國。而且,那塊地盤,對於農耕民族來說,毫無意義。
其次,就是人口的問題。司馬珂並不打算在中原留有太多的胡人,避免再出現胡人亂華的現象。所以一旦慕容燕國被滅,慕容部落的鮮卑人,也全部歸代國。
地盤和人口,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是最誘人的財富。
至於,安全問題。
晉國富,而代國窮。
中土肥沃,地大物博, 而草原上除了牛羊, 啥也沒。
而且遊牧民族,一旦遇到危險,一走了之即可。甚至,就連代國的盛樂城王庭,也能全部搬走,只留下一座空城。
當年連同為遊牧民族的慕容燕國打代國都撲了個空,何況晉軍?
同樣,當年的慕容鮮卑都沒奈何代國,就算沒打下慕容燕國,代國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申鍾巧舌如簧的這麼一說,拓跋什翼鍵頓時心動了。
初次談判,拓跋什翼鍵雖然心動,但是依舊沒有下最終的決定。只是讓申鍾先在代國休憩幾天,容他好好考慮。
而申鍾在等待的這幾天裡,並沒有閒著。而是悄悄的對兩個烏桓部落大人,送以厚禮,並且極力遊說。
代人把其他部落歸附的都稱為烏桓,分為兩個部落:南部和北部。
拓跋什翼鍵令其弟拓跋孤監察北部,其子拓跋寔君監察南部。
這兩個部落雖然不是拓跋鮮卑族,但是人口卻比拓跋鮮卑族人要多很多。
而且兩個部落大人,一個是他的親弟弟,一個是他的親生兒子,在代國的權勢極大。
當年因拓跋什翼鍵在後趙為質,眾臣共同推舉和擁戴拓跋孤為代王。但是拓跋孤沒有接受,而是親自前往後趙,迎接拓跋什翼犍回國繼位,自己作為人質留在後趙。
所以,拓跋孤深受拓跋什翼鍵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