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擊天下> 第373章 大學取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3章 大學取士 (3 / 3)

歷史上這一年,石虎下令於靈昌津造橋以通黃河。先派人採集石塊放置河中間以結連兩岸。但石塊投入水中輒被水流沖走,前後用五百餘萬工,但橋卻尚未建成,石虎發怒,斬殺石匠而罷役。但是此刻的黃河南岸已經是晉朝的土地,自是也沒有石虎的造橋計劃。

雄心勃勃的慕容燕國,意欲染指漢土,卻在漁陽之戰被冉閔大敗,只得暫緩進攻幽州的計劃。

此時,關中的秦國,得到了從洛陽傳來的土豆種植之法,苻健如獲至寶,開始在三秦之地推廣種植,加之這幾年的休養生息,國力漸強。以致引起了西面的涼國的警惕,不過此時的涼國君主張駿身體逐漸欠佳,任命自己的兒子張重華為五宮中郎將、涼州刺史,同時迷通道家的玄幻之說,廣建道觀。

而此時的司馬珂,剛剛從黃河以北接收了二十多萬的流民,分別安置在洛陽、滎陽、陳留、濮陽、濟北、祝阿、濟南、樂安諸郡,令毛寶、庾懌、荀蕤和謝尚等人,全力做好流民的安頓工作,使之安居樂業。

他又從江南的荊州、南徐州等地,調來大船和兵船,出長江水道,到東海郡運鹽,然後再分成幾路。一路繼續走海路,售賣到沿海的會稽、永嘉、晉安諸郡一直到廣州;一路進入長江水道到京口而止,透過京口售賣到建康等內陸地帶,一路繼續沿長江前行,售賣到荊州,還有從荊州售賣到益州之地。

東海郡鹽場的海鹽,價格便宜質量又好,在江南乃至益州各地都受到了極大的歡迎,銷路極佳,又給司馬珂帶來了巨大的利潤,為渡河北伐進一步提供了後勤保障。

洛陽的大學已經建成,由王猛的老師“華山仙翁”的黃義擔任。洛陽大學首批收取學生一百名,課程除了傳授經書之外,還設立了七藝的課程。所謂七藝,即在傳統的禮、樂、射、御、書、數之外,增加了一門課程,叫做“政”。

“政”的課程,主要講治國之策,包括如何發展經濟、農業、工業和軍事等,也包括與周邊其他國的國家關係探討,更包括了對現有的社會制度的討論。這一門課程只有一個授課老師,那便是年僅十九歲的王猛。

至此,王猛便身兼兩職,既要在司馬珂身邊聽用,參與一些機密大事的討論,還要去大學裡去給學子們講“政”。

大學的學習時間為兩年,每半年一次考試,合計四次考試。前面三次考試的成績佔總成績的60%,最後一次考試的成績佔40%。最後畢業得出來的總成績,再排定名次,作為日後任用官職的基礎。由司馬珂親自參與出題,由大將軍府派人監考,絕對不允許有作弊的行為。

大學畢業後,考試成績前三的,可以自行選擇右第六品以下的官職,而考試成績前10的,則可任用為右第七品的官職,前五十者為右第八品,餘者為右第九品。

其實,這已經是相當於變相的科舉考試。訊息一傳出去,在江北卻翻起了驚濤駭浪般的反應,各郡學、縣學的授課老師們,紛紛激動的將這個訊息在學館裡廣而告之,又引起了廣大學子的歡呼聲。

長期以來,晉朝的官吏選拔制度一直是九品中正制,最開始的九品中正制還會透過中正官考察一個人的名聲、品德、學識等然後再評定資品,資品高的則為官,但是到後來資品的評定就只是比家世的顯赫程度,寒門被壓制得死死的,幾乎沒有出頭之日。至於黔首,連字都不認識,根本就不在考慮之中。也正因如此,在朝中為官為將的,都是出自大士族,朝政也便成了士族們的遊戲,爭來鬥去,輪流把控,皇帝反而成了擺設。

而司馬珂設立的大學考試取官,無疑是給了縣學和郡學裡的學子們一劑強心劑,也打響了破除九品中正制的第一槍,開始撬動士族門閥的統治基石。

由於當初北伐初始之時,為了讓司馬珂放開手腳北伐,司馬衍便已賦予了司馬珂任免江北右第六品及以下官員的權力,凡右第六品以下官員,可先行任免,再向朝廷稟報,而且這個稟報也只是走個流程,除非是惡名在外的,否則都會予以批准的。

既然司馬珂有任免右第六品以下官職的權力,透過大學考試選拔,只是他行使這項權力的一個手段而已,所以在綱常上也挑不出半點毛病來。

而且因為任用的官職的範圍僅限於江北,對江南計程車族幾乎沒有什麼衝擊,而江北計程車族早就被司馬珂打服了,故此各方均沒大的反對意見。

經過兩年多的治理,河南四州全面進入了穩定繁榮時代,人口總數達到了六百多萬,相當於半個江南之地的人口。除去渡河而來的二十多萬百姓,過去的一年新生人口居然達到了百餘萬。整個河南之地,如同重生一般,煥發了勃勃的生機。

而從江南運來的第二批阿拉伯戰馬也在年初即抵達了洛陽,這樣一來,背嵬騎便擴充到了五千鐵騎。至此,司馬珂手上的重甲騎兵,無論是從裝備和戰力,還是從兵力數量來看,都足以與石趙最後的精銳之士——黑槊龍驤軍匹敵。

司馬珂開始正式與諸將討論渡河北伐,一舉消滅羯趙的軍事計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