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擊天下> 第363章 盛世之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3章 盛世之兆 (3 / 3)

“大丈夫,豈能畏手畏腳,久居他人之下!”

這就是桓溫心裡最終做的決定。

………………

江北四州之地的局面逐漸穩定了下來,大量的土豆、紅薯種也早已運到了兗、青、徐三州之地,已經開始了第一批紅薯和土豆的種植,眼看即將豐收。

對於豫州東部、兗州、青州和北徐州的百姓們來說,這是一個金色的秋天。這下半年來,州郡縣的官府、大將軍府的幕僚,還有官兵們,紛紛下到鄉村來,不但親自送來仙豆和仙薯糧種,還手把手的教他們如何種植、施肥、打理和收穫,以及如何食用和儲存。

雖然由於三州之地計程車族之亂,使得土豆和紅薯的推廣種植,比起司馬珂預想的慢了許多,三州大概只有三成的百姓趕上了這最後一季的種植,但是已經解決了三成的百姓的肚子問題。到了明年開春,再來一波耕種,三州的百姓便將不再缺糧。

至於今年的這個冬天,只能從豫州再運送一部分麥糧、土豆和紅薯,從水路和陸路分別進發,以解決三州之地的百姓過冬之患。好在中原之地,大部分地方都是一馬平川,水路並行之下,運輸成本倒也不算太高。

這三州的百姓,他們在以往的每年的秋冬之際,都是遇到官兵和羯人前來劫掠,導致食不果腹,不知多少人因為飢寒,沒有熬過去連野菜都被搶光了的冬天。卻不料在這個冬天,不但官府協助他們種植新的糧種,還從別處運來大量的糧食發放給他們,幫助他們熬過這個冬天。

這在千年來的歷史上,是聞所未聞的事情。

在這個冬天裡,黃河以南的四州百姓,到處是一片歡騰,大將軍、西陽王司馬珂,也成為了黃河以南四州所有百姓心目中的神。

不要說那些百姓感恩戴德,就連那些對司馬珂心存怨言計程車族,也不得不自心底對司馬珂發出一聲讚歎。

不得不說,這種在後世最新研究出來的土豆和紅薯品種,簡直就是活人的神物。雖然經過幾代之後,畝產量比第一代低了許多,但是依舊能保持早畝產五千斤以上。經過兩三年的推廣種植,洛陽一帶,加上滎陽和豫州南部諸郡,一年的土豆和紅薯的種植,便已足夠養活整個黃河以南四州的百姓。所以司馬珂才有底氣,將大量的糧食運送到各州。

除了支援其他三州,避免百姓餓肚子以外,還有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豫州諸郡的土豆、紅薯已經氾濫成災。百姓們這些年餓怕了,拼了老命的開墾荒地,拼了老命的種植土豆和紅薯,導致各鎮各村,土豆和紅薯都是露天擺在地面,根本沒地方儲藏。不知挖了多少的地窖,都已經裝滿了。

好在百姓們終於明白,有了這種產量驚人又生存能力極強的糧種,餓死人的情況恐怕難以再出現了,於是開始計劃降低土豆和紅薯的種植,增加小麥的種植。

同時,棉花的種植已經在逐步推廣之中,預計再過兩三年,便可以在整個中原之地推廣開來。雖然中原之地種植棉花的產量遠並不是很高,但是棉花卻是禦寒過冬的神器,增強百姓的生存能力,同樣也是增加人口的神物。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百姓在修建豬圈,家家戶戶都準備養豬,以消耗這多餘的糧食,同時增加肉食的補充。

與此同時,司馬珂為了改善北伐軍的體質,專門調撥一批銀錢,派專人到各縣定點收購生豬,用來補充將士們的肉食。這樣一來,百姓的手中又多了一部分可以支配的銀錢,手中的銀錢又可以用來消費,促進商業貿易,推動經濟繁榮。

司馬珂穿越之前出身於農村,他心中知道,其實土豆和紅薯,還可以用來做出很多的食物,甚至還能釀酒。只是這些年來,一來公務過於繁忙,二來擔心百姓吃的不夠,故此沒有推廣土豆和紅薯的一些食物製作方法。

如今這些多出來的紅薯和土豆已經淪落到養豬,甚至露天腐爛,是該推廣新的食物製作方法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百姓有多餘的糧食用來餵豬,也宣告著,漢人的盛世即將到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