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悽慘的嚎叫聲,響徹了城頭。整座陳留城的城頭,已是面目全非。
但是那些羯人卻從塵埃中站起身來,帶著滿頭滿臉的灰塵,甚至是滿頭的鮮血,對著城樓下肆意的叫囂著,如同野獸一般嚎叫。
晉軍不留羯人活口,羯人也一向悍不畏死,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謝尚望著城頭上的羯人,不禁也搖了搖頭,餓起來能吃人肉,狠起來能屠城的野獸般的羯人,拼起命來豈是那麼容易收拾的。
從現在情況來看,要想攻破陳留一帶的防線,必須智取,若是強攻,恐怕自己的大軍也要損失大半,這絕對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紅日西墜,殘陽如血,天色眼看就要黑了,謝尚滿臉無奈之色,只得下達號令,讓大軍退出三里之外,就地紮營休息,埋鍋造飯。
嗚嗚嗚~
收兵的號角聲響起,陳留城頭上居然響起了羯人如同得勝般的歡呼聲。
接連數日,謝尚發動了數次攻城之戰,都遭到了趙軍的頑強抵抗。
晉軍的弩箭威力再強,但是趙軍在掩體的掩護之下,受到的傷亡是有限的,而羯人的悍不畏死,才是最大的阻礙。
為此,謝尚絞盡腦汁,想盡了一切進攻的辦法,效果微乎其微,趙軍的防守幾乎是滴水不漏,不管用什麼辦法,一旦到了趙軍的百步之內,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至於燒拒馬、挖地道等奇襲戰,對於張豺這樣的經驗豐富的老將,同樣是起不到效果。
陳留之戰,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其實晉軍的物資倒是耗得起,只要拖下來,城中糧絕,自然城破。但是謝尚最擔心的還是陳留城內數萬的百姓。
城中糧絕,斷糧的一定先是漢人百姓,羯人是連人肉都吃的,只是暫時只能先緩一緩,再圖良策。
若是一味的強攻下來,恐怕自己的兵馬也要折損大半。畢竟守城者居高臨下,據城牆而守,相對攻城者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優勢。
………………
東燕郡,西晉末分濮陽所立,治東燕縣,轄境領東燕縣、白馬、平昌、考城凡四縣。
當年桃豹與祖逖在浚儀分東西二臺對峙。後來石勒另派部屬用一千多頭驢從後方運送軍糧。祖逖得知這一訊息以後,派遣奇兵在汴河之上將這批桃豹的救命糧全部截獲。桃豹無力繼續堅守,只好趁夜棄守浚儀,北逃至東燕城。
東燕城在河南省延津縣東,當初桃豹為了防止祖逖東進,已經將城牆大大加固,石趙燕公石斌鎮守東燕城,又加固了許多。
燕公石斌,是石虎的第六個兒子,因其出身低微,只是石虎身邊的一個婢女,在石虎諸子地位也極低,卻是一個能打的悍將。
當年石虎殺死石勒的兒子石弘篡位,鎮守的關中的石氏宗族、河東王石生率眾討伐,後來石生戰死,其部將郭權致書投降東晉,被東晉封為雍州刺史和鎮西將軍。石虎派石斌率步騎四萬,征伐郭權,斬其首而歸。
再後來,長安人陳良夫逃奔黑羌,和北羌王薄句大等人侵擾北地、馮翊,又被石斌所擊敗,北羌王薄句大逃奔馬蘭山,至此關中得定。
石斌在石虎諸子之中因為其母低微,並未參與爭權,卻是石虎諸子之中,最善戰者之一。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晉軍連戰連捷,尤其是司馬珂對敵趙軍,未嘗一敗,使得石斌不得不對司馬珂的東征大軍高度重視。
早在一年前的滎陽之戰後,石斌的派出的間諜就沒停過。洛陽人口眾多,而且司馬珂又允許關東和江南的商旅出入洛陽,間諜隱藏城中也是極其容易。
從間諜得來的訊息,洛陽之地,已成為繁華之都,遠遠超過洛陽。而且晉人得到兩種高產的糧種,畝產能達萬斤,使得洛陽周邊的漢人,就連普通黔首一天都吃三頓,甚至有的一天要吃四頓。由此可見晉軍的軍糧儲備是多麼的充足。
晉軍每日在城外操練,所謂的軍事秘密,其實在間諜的有心打探之下,也是藏不住的。石斌知道晉軍居然也有大批的騎兵,不但輕騎有數千,還有數千的執槊的重甲鐵騎,這意味著石趙的騎兵優勢不再存在。當年在寧平城,以三千騎兵追襲而圍殺十萬晉軍步卒的情況已經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