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擊天下> 第261章 進攻南陽(祝大家節日快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1章 進攻南陽(祝大家節日快樂) (1 / 4)

天策軍兩萬,北府三軍合計四萬,外加背嵬軍一千,陌刀營一千,羽林騎一千,合計六萬三千人為北伐主力大軍。

另有卞誕的解憂軍和沈勁的控鶴軍各一萬五千,以及荀蕤的荊州軍三萬,合計六萬兵馬,作為後援,隨時聽命出征。

司馬珂的北伐大軍,前前後後預計將動用十二萬之眾,外加民夫等,不下二十萬人,可謂聲勢浩大。

為了這次北伐,司馬珂籌備了三年多,對於他來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六萬多大軍,乘船北上,在本個月之後,抵達了襄陽城下,擬以襄陽城為據點,往北進攻。

而自襄陽往北,第一站便是南陽郡的治所宛城。

…………

宛城,所在地位於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南陽盆地,北有秦嶺、伏牛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正是“有高山峻嶺所控扼守,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之地。

在漢末時期,宛城便是江南與中原之間的咽喉之地,也是兵家南下和北上的必爭之地。歷史上的曹操更是多次在宛城大戰。因為其都城許都距離完成不過數百里之遙,若被荊州軍佔據宛城,則既扼守了北軍南下的咽喉,又隨時可以趁虛而入,攻襲都城許都。

所以,宛城可謂江南和中原之間的咽喉之地,尤其對於中原來說,其意義相當於襄陽之於江南。一旦突破了宛城,便可突入中原之地,一馬平川,再無阻攔。

尤其是趙軍兩年前的南侵江南之戰的失敗,使得石虎對於東晉逐漸處於守勢,在宛城更是以重兵把守之。

鎮守宛城的不是別人,正是曾在安陸敗給司馬珂的石趙安南將軍李菟,以及其弟李順兩人,城中有守軍一萬餘人。在南陽這樣的小郡,駐有一萬兵馬,已經算是重兵把守了。

而且李菟雖然曾是司馬珂手下之敗將,但並非弱雞,能在石虎手下爬上安南將軍的位置,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憑的是赫赫戰功,其昔日在對戰前趙和羌人時都戰績不俗。

司馬珂思前想後,決定以謝尚的驍烈軍為前軍,作為先鋒兵馬,攻襲南陽城。

因為北府三軍,虎衛軍曾隨他作為主力在邾城大破胡虜,而神策軍更是西征軍的主力大軍,唯獨驍烈軍一直沒有太大的表現機會,此次派驍烈軍為先鋒,也是為了平衡一下三軍之間的爭功心理。

收到進攻宛城的號令,整個驍烈軍頓時歡呼聲雷動,一個個摩拳擦掌,要一舉將宛城拿下。

次日一早,謝尚便帶著一萬三千兵馬,自襄陽出發,兵鋒直指宛城。

…………

十餘天之後,謝尚率著一萬多大軍到了宛城之下之時,整個宛城為之震動。

自從祖逖去世之後,宛城之地淪落胡虜之手十數年,再也未見過大晉王師,想不到一夜之間居然來了一萬多兵馬,連營數里,將宛城南門地界擠得水洩不通。

宛城的守將,羯趙的安南將軍李菟接到斥候傳來的訊息開始還不敢相信,畢竟近十餘年來,從來只有石趙南下,從無晉師北上之事。

當李菟登上城樓,遠遠的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晉軍軍馬正在安營紮寨,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晉軍居然真的北伐了!

按照斥候傳遞的訊息,來軍居然是在安陸城大敗羯趙的北府兵之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