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珂一驚,心想謝安這幕後推手果然挺快的,不到兩天的時間,就把自己的詩傳到了宮中。
不過司馬衍並沒過多的談及這首新詩,大概是這首“少年行”雖然詞句壯烈,但過多的只是少年的尚武和豪邁,並沒提及報效國家,便將話題轉到羽林騎組建的事情上來。
司馬衍微微嘆了口氣,道:“皇叔初來乍到,組建之事自然不能以皇叔為主導,羽林與虎賁,原屬光祿勳之下,理應由光祿勳籌建。奈何光祿勳顏公,垂垂老矣,屢屢告老致仕,羽林騎一事,尚無著落。”
司馬珂急忙道:“顏公已過古稀之年,的確不宜操勞過度,但羽林騎組建之事須趁熱打鐵,不可緩之。恕微臣斗膽直言,顏公既請致仕,何不準之,以拜壯年之忠良繼之?”
司馬衍望向張桓,問道:“朝中何人,可擔當此大任?”
他知道司馬珂初來乍到,對朝廷官員都不太熟悉,所以直接問了張桓的意見。這種事情,以往他都是問王導的,但是他組建羽林騎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屬於自己能掌控的兵權,很顯然不想去問王導。
“散騎常侍孔坦、丹陽尹何充、尚書令陸玩,皆為忠直之臣,可當此任。”
司馬珂聽到何充的名字,微微鬆了一口氣,他跟何充素未謀面,但是聽到張桓和謝安都推薦這個人,想來這個人的確是剛直不阿的忠臣了。
而張桓的確算是個聰明的人,司馬衍問他,他會列出三個名字給司馬衍選,而不是隻單單推薦一人,規避了宦官干政的嫌疑。
司馬衍眉頭微皺,陷入沉思之中。
司馬珂見他久久不說話,這才小心翼翼的說道:“組建羽林騎,需大量人力及物力支援,且大半兵馬須從外軍抽調,需得各方配合才可便宜行事。微臣聽聞丹陽尹何充,為人剛直不阿,忠心耿耿,素無私心,且其乃庾徵西之妹婿,王司徒之親甥,又與郗司空交好,亦為……陛下之姨夫,不若遷其為光祿勳,則組建羽林騎必事倍功半矣。”
司馬衍奇怪的問道:“皇叔初到京師,如何知曉如此清楚?”
司馬珂倒也不隱瞞,老實答道:“得謝太常家三公子安指點。”
司馬衍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太常家三公子,朕素有耳聞,的確是難得的奇才,皇叔既與其親近,也是幸事。如此,便依皇叔之言,遷丹陽尹何充為光祿勳,著令其從速籌辦羽林騎。”
謝安四歲時就出名,得到桓彝的稱讚,說他風采神態清秀明達,不會比東晉名士王承差,故在整個建康城也是小有名氣的,後來更是得到王濛和王導的稱讚,自然也傳到了司馬衍的耳朵裡。
關於光祿勳人選的計議已定,兩人似乎都鬆了一口氣。重建羽林騎,建立一支真正屬於小皇帝的親兵,藉此星火燎原,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但是沒有得力且可靠的人支援恐怕難以成事。
畢竟東晉皇帝這個職業,苦手中無兵久矣。
飲完茶湯,司馬珂看看天色已經快要到了申時,再過一個時辰便要關閉宮門,正要告退,卻聽司馬衍道:“今日朕甚為高興,皇叔陪朕到華林苑走走罷。”
……
華林苑,觀日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