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珂用的李賀這首詩,其實若單純從文學造詣的角度來說,並不能算完全蓋過孫綽的“遊天台山賦”,但是這是一首壯詩,配合前面司馬珂怒斥孫綽的言辭,便在風頭上完全蓋過了孫綽。
孫綽向前,仔細端詳了那詩好久,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在場無一不是博覽群書者,這種造詣的詩詞,若是剽竊,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許久,孫綽才緩緩轉過身來,朝司馬珂躬身一揖,不等司馬珂還禮,便轉身大步離去。
緊接著另外一名和孫綽年齡相仿的文士,也朝司馬珂一作揖,跟隨孫綽一起離去。
人群再次騷動起來。
“長樂侯孫興公,高陽名士許玄度,當代文壇兩大翹楚,竟然齊齊認輸走了!”
這時,那青衫少年也回過神來,大步向前,朝司馬珂一揖:“在下謝安,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人群之中又是一陣驚歎:“陳郡謝家,謝太常卿之三公子!”
司馬珂的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謝安,東晉第一名臣,淝水之戰的總指揮!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如此千古名臣,司馬珂不敢怠慢,急忙回禮一揖:“在下司馬珂,字元瑾,家祖西陽王。”
雖然說宗室在東晉比起歷朝歷代,是最不值錢的,但是依然要比尋常計程車家高門要高貴得多。
四周的人群望向司馬珂的神色愈發肅然起敬。
緊接著,跟隨謝安一道而來的綠衫少年,也依次前來見禮。
“在下支遁,字道林,見過元瑾兄。”
支遁後來出家,成為高僧,佛學和文學造詣極高,頗負盛名。
孫綽其實沒說錯,談笑皆鴻儒,往來豈有白丁,他們來的一行四人,的確都是東晉文壇的翹楚,沒有一個白丁,拒絕司馬珉和司馬愔兩人的示好,也是挺正常的。
見對方放下身段,司馬珂自然也熱情相迎。
三人客套一番,正要離去,謝安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回頭朝那案几望去,卻看到酒樓的夥計早已將那幅字拿在手裡。
那夥計見到司馬珂等人回頭,笑嘻嘻的說道:“掌櫃的說了,此詩甚好,可充諸位酒資,還請元瑾公子賜予署名則個。”
眾人見這夥計這般賴皮模樣,不禁大笑,司馬珂只得向前,在紙上端端正正的簽上“司馬元瑾作。”
又在前頭加了個標題“贈謝安兄”,也算是做個順水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