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
“塞上燕脂凝夜紫。”
四句寫完,全場已經靜得出奇,似乎連一根針的聲音掉落都聽得見。
孫綽的臉色已經完全變了,而司馬家兄弟的眼中露出了亮光,還有哪些顏值狗們的也微微鬆了一口氣。
那青衫少年更是喃喃自語:“好詩,果然好詩!”
他的眼前浮現一副瑰麗壯闊的畫面。
巍峨的城樓上,漢軍守軍如雲,披堅執銳,嚴陣以待。城下則攻城的敵軍更是黑壓壓的一片似乎遮天蔽日一般。忽然,風雲變幻,一縷日光從雲縫裡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
時值深秋,萬木搖落,在一片死寂之中。
嗚嗚嗚~
突然一陣蒼涼悠遠的號角聲,響徹長空,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就此展開。城下賊軍依仗人多勢眾,鼓譟而前,步步緊逼。守軍並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鏖戰從白天進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那大塊大塊的胭脂般鮮紅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呈現出一片紫色。
……
司馬珂再次蘸了蘸墨汁,繼續往下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戰鬥到白熱化時,大漢馳援部隊一迫近敵軍的營壘,便擊鼓助威,投入戰鬥。無奈夜寒霜重,連戰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黃金臺是戰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築的,傳說他曾把大量黃金放在臺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攬天下士。詩人引用這個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八句詩,詩句中糅合了多種顏色,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非但鮮明,而且穠豔,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織在一起,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
李賀此詩用的是樂府體,正是兩漢至魏晉南北朝的主流詩體,寫在此時,絲毫不違和。
“好詩!鏗鏘有力,熱血沸騰!”
青衫少年率先叫好,眼中竟然熱淚盈眶。
剎那間,全場歡呼聲雷動。
在場的司馬恬兄弟和司馬珉,紛紛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