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洛凝結心神,坐在書桌前,鋪開紙張.
對於陳洛來說,,想要獲取天道之力並不難,只要書寫天道奇文即可.
不過這一次的文章,要正合他提出的"都察院"之理,同時還要有民意認同.
這……不是挺簡單的嗎?
所謂都察院,說白了,就是民告官,官查官,用權力來監督權力,用權力來至裁權力.
所以,關鍵詞就是:翻案!
這樣的故事,在陳洛的夢境花林裡不要太多,而陳洛進入花林之後,直接就選出了最狠的那一個——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堪賢愚枉做天!"《感天動地竇娥冤》!
《感天動地竇娥冤》簡稱《竇娥冤》,乃是陳洛穿越前那個東方大國浩瀚璀璨的文化長河中,最為奪目的成就之一,名列四大悲劇,出自元代戲曲家關漢卿之手.
陳洛細細品味神魂中的那篇文稿,他似乎都能感覺到那篇文稿上發出的悽悽哀鳴.他提筆蘸墨,書寫了起來.
話說竇娥從小死了母親,父親為了進京趕考,將七歲的竇娥賣給了蔡氏做童養媳,換取盤纏.十年後,竇娥與蔡氏子成婚,可沒兩年蔡氏子就病死了,只剩下蔡氏與竇娥相依為命.
當地有個流氓,名為張驢兒,逼迫蔡氏嫁給了自己的父親,隨後又脅迫竇娥與他成親,被竇娥拒絕.
張驢兒懷恨在心,想出了一條毒計.那就是誣陷竇娥毒死了自己的婆婆,藉著這個把柄,逼竇娥嫁給自己.誰料中途出了意外,那毒藥蔡氏沒喝,反而被張驢兒的父親給喝了,自然一命歸西!
寫到這裡,陳洛停了停.
在原著中,審案的乃是知府,昏庸無能,貪得無厭.陳洛將這個角色改成了當地的開封府府令.
人死了,六扇門自然要追查,張驢兒就栽贓到竇娥頭上.張驢兒買通了這開封府府令,府令直接以張驢兒提供了關鍵證據為由調走了這個案子.六扇門總捕頭不願因此事得罪開封府府令,便鬆口放行.
這也是陳洛在朝堂上,從許謙提供的兩口木箱中的告發狀紙裡看到的常見情況,更凸顯出六扇門與開封府之間的勾連.也因此才萌生了都察院要插在其間的想法.
收押了竇娥的開封府令,下令刑訊逼供,想要將竇娥屈打成招,儘快結案.
嗯,畢竟我是法相,我在文章裡罵我自己,這總沒有問題吧.
陳洛輕輕嘆了口氣,我知道我知道,這樣對開封府風評有損,但是為了即將誕生的都察院,就先忍一忍,畢竟開封府是哥哥嘛.
放心,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們的福報還在後面呢!陳洛自我寬慰了一下,就繼續往下寫.這接下來,故事就徹底進入了悲劇的節奏.
竇娥雖然柔弱,卻怎麼也不敢認下毒殺婆婆的罪名,抵死也不願畫押.那張驢兒又生出一條毒計,聲稱若是她不認罪,那毒殺了他父親的人,就是蔡氏.
竇娥孝順,知道蔡氏年紀大了,受不了酷刑,只好含冤招供,認下了這樁案子.那開封府令火速給竇娥定了死罪,押赴刑場.
臨行前,竇娥滿腔悲忿,怨天恨地,在行刑前,以自己的清白為憑,發下了三道毒誓.
其一:頭落血不落,血飛上二丈,浸染白練;其二:六月飛雪,遮掩屍骸;其三:楚州大旱三年!
隨後,劊子手手起刀落.
可憐一顆美人頭,咕嚕嚕滾落;可嘆一個忠孝女,就此香消玉殞!寫到這裡,陳洛再次停筆.絕對不是想在這裡斷章!因為從這裡開始,陳洛就要為"都察院"鋪路了.
在原著中,竇娥的三道誓言一一靈驗,而此時那曾經將竇娥賣掉換盤纏的父親竇天章也已經成為了一名官員,被竇娥的魂魄訴苦,知曉了竇娥的冤情,趕往楚州,為竇娥翻案,讓竇娥沉冤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