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華國這邊的民眾,尤其網民們,分外覺得沒面子,各個氣急敗壞地怒了。
前世的時候,本來在天朝這邊挺有名氣的張娜拉也是這麼“沒”了的。
今世雖然方傑的出現改變了許多歷史,對韓國娛樂圈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但畢竟是國外,這種事該發生的還是得發生,就算這話不是張娜拉說出來的,也可能會被其他來大陸這邊撈錢的韓星說出來,沒什麼本質區別。
再說了,張娜拉在他眼裡只是個如螻蟻一般的工具人,即便知道她會說錯話,方傑也沒有理由提前去提醒對方,如果不是李晴隨口提到了這件事,他甚至都忘了前世還有這一茬。
張娜拉事件本身對方傑並沒有任何影響,甚至他都沒生氣,因為浪費感情,跟一個小明星有啥好計較的?
如果非要說有一點影響,無非就是在國內輿論發酵後,方傑指示了李晴一句,讓jyp那邊直接把張娜拉趕走封殺了事。
不錯,張娜拉是jyp旗下的藝人,當初吸納她,同樣是方傑的指示,目的是靠這類工具人賺錢,自然是多多益善。
如今事發,不管她有什麼客觀理由,不管有多冤枉,說錯了話,就得付出代價。
反正這樣的工具人,韓國那邊有很多,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如果趕走她能夠獲得國內輿論的一片讚譽之聲,改善一下網民對自己的風評,方傑自然是毫不猶豫,也一點都不心疼。
不過張娜拉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後面又引發了一系列事件。
這些年韓流文化侵襲嚴重,起初大家是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韓流的,但是有句話叫做盛極而衰。
自2005年之後,第一波韓流便漸漸式微,輿論對待韓流的態度漸漸逆轉,尤其是青少年中出現了大量的哈韓族,成功地吸引了廣大家長們的火力。
以前家長們的火力主要集中在早戀、遊戲上,現在多了一個:追星族,尤其是哈韓族。
時至2010年年初,韓流在天朝這邊的主流輿論裡,基本上就是個負面的形象,只不過青少年們依然我行我素,該看的韓國綜藝和電視劇照樣看,該追的韓星照樣追,根本攔不住。
這其中方傑可是為韓流入侵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如果不是他旗下的沸騰網咖一直在實時盜版韓國那邊的娛樂節目,韓流也不至於被廣大路人所熟知。
其實這個事吧,是非對錯得看是從什麼角度來看。
短期來看,這事兒絕對屬於助紂為虐的性質,如果說華國現在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哈韓族,那麼他方傑,就是這幫哈韓族的總頭目和始作俑者。
但如果長期來看,開放引入韓流,其實是利國利民之舉。
幾千年前,大禹治水都知道堵不如疏的基本道理,韓流現象其實也是一樣的。
堵,肯定是堵不住的,即便堵住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前世就是如此,限韓又如何,那只是國內限韓了,韓流在國際上依然如火如荼,甚至更加火爆,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和韓國引以為豪的國際名片。
國內這邊其實是有些掩耳盜鈴,民眾並不知道外面實際情形如何,還以為韓流就此沒落了呢,但只要再開啟耳朵,就會發現外面完全是另外一番情形。
這就很像清朝的閉關鎖國,限韓其實是一種精神文化上的閉關鎖國,以為把腦袋埋進土裡不聞不見就安全了,事實上,危機還在那裡,甚至變得更加危險。
當初天朝強烈要求加入wto,之所以沒有太過顧忌國內企業的陣痛壓力,就是因為比起開放後獲得國外的資金、技術、人才、經驗,遠大於自身損失,是利大於弊的,也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
方傑加速韓流引進,其實也是這麼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