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最多隻能代表一款遊戲燒了很多錢、花很多時間、耗費了很多資源,不代表遊戲有多好玩,只是看在錢的份上,也不至於拉胯,加上玩家們的從眾心理和攀比心理下,於是就形成了某種口碑效應,但這種口碑其實並不值得推敲。
相信玩過這類3a大作的玩家最有發言權,對其真實評價一般就是——感覺還行,還不錯,畫面很精緻,吃配置,大作,值得一玩,其實不虧啦!
確實不算虧,花幾十塊錢能看一場幾億美元製作的好萊塢大片,大家也不會覺得有多虧,甚至覺得賺了,但是大片看過之後呢?
呵呵……
3a遊戲其實也同樣是這麼個道理。
方傑對眾人道:“我的這種重宣傳的營銷方法,實質上,就是好萊塢大片的商業模式。各位想一想為什麼內容、內涵乏善可陳的好萊塢大片能掙錢,就能想明白這種「好萊塢式3a遊戲大作」,為什麼能掙到錢了。”
聽完這話,場下投資者們紛紛恍然大悟,他們終於明白為什麼剛才覺得有點似成相識的味道了,原來這其實就是好萊塢的那一套商業模式啊!
既然好萊塢用這種商業模式成功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銷售手段,那麼遊戲是否會成功還用懷疑麼?
都是文化產品,都是娛樂產品,都是大眾消費產品,而且都是一波流,割完一波韭菜就立馬收手,反正該賺的錢都賺到手了,至於口碑啥的,再怎麼也是高質量的大作,頂多就是吐槽沒內涵,還不至於被罵成垃圾。
當然,也有不少撲街的好萊塢大片,不過那一般是本身質量就拉胯了,或者渠道宣傳沒做好,而不是這種營銷模式不行。
至少相對而言,同樣質量的遊戲或電影,肯定是這種營銷模式下的產品更有競爭力,更賺錢,如果遇到一款質量很好的產品,必然大賣,但如果忽視渠道宣傳,再好的產品,搞不好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想明白這其中的關節後,與會人員不自覺地紛紛鼓起了掌,方傑的這番話,讓他們茅塞頓開,原來遊戲銷售還可以這麼玩,讓人醍醐灌頂。
而方傑接下來的一句話再次讓全場響起了掌聲:“也許,我們方舟遊戲未必出很多好遊戲,但卻可以穩定的一直出3a大作遊戲;也許我們的遊戲有虧有賺,但這種模式下,賺的一定比虧的多;也許我們不一定是最偉大的遊戲公司,但一定是製作精良的口碑代表。而在遊戲圈,口碑,就是錢,哪怕上一款遊戲撲街,下一款遊戲依然有人願意掏錢購買!”
待到掌聲落下,方傑好整以暇地道:“而我們方舟遊戲的第三個業務板塊,就是steam遊戲平臺,當然,它現在已經更名為方舟遊戲平臺。”
“接下來,方舟遊戲將會對平臺進行一系列升級改版。”
“首先是加入玩家遊戲社群板塊和即時聊天外掛,讓玩家們能夠在平臺上互相交流、互動,形成一個玩家社群。”
“其次,我認為30%的渠道費偏高,可以適當調低一些,以吸引更多的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和獨立遊戲公司進駐,目標是將平臺打造成一個覆蓋全世界所有遊戲的線上遊戲商店,除了單機遊戲,也包括網路遊戲。”
“然後會透過一些打折營銷手段,吸引更多的使用者購買遊戲。當然,這些打折營銷手段和定價,是經過我們後臺大資料分析後的價格,用行話說這叫精準定價,用經濟學專家的話說叫「價格歧視」,用咱自己的黑話說,這叫大資料殺熟……”
“至於大資料殺熟的一整套演算法邏輯,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事關商業機密,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參與方舟互聯的投資招商會,我會適當地透露一些有趣的資訊……”
隨著方傑的侃侃而談,此時與會人員當中,作為方舟遊戲未來管理者的情人,心中的一些猜測漸漸得到了確定。
在國外這邊,方舟遊戲製作出來的遊戲,到底是不是一款好遊戲,那不是最重要的,能做出好遊戲當然更好,做不出來也不打緊,公司的唯一目標就兩個字:掙錢!
進一步說,那就是不折手段地掙老外玩家們的錢!
再直白點說,就是搞老外玩家們的事情,榨乾他們的錢包,不用考慮什麼節操!
這讓情人不禁替國內玩家們感到慶幸:教主不是不懂資本的那一套,而是一直都相當剋制,幸虧沒在國內這麼玩,否則國內玩家們可就慘了,虧得這幫玩家還整天罵教主黑心,看來“白天不懂夜的黑”這句歌詞又有新的解釋了……
再細思極恐,方舟遊戲是這樣,那麼方舟其他子公司呢?
那什麼方舟互聯的大資料殺熟,不明覺厲,聽上去就怕怕的,這恐怕已經不是隻搞玩家那麼簡單了,而是要無差別群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