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讀者【追光使者EX】、【伯爵埃斯d】、【雄才偉略】、【阿墨錫檸】、【尾號8584】的打賞,感謝【懶懶的懶羊羊羊】的再次打賞,感謝讀者【pyih】的萬賞!)
沸騰出行的招工待遇和模式,一經推出,就惹得業內和輿論一片熱議。
大家討論的焦點,最終主要就集中在了陳力的那個問題上:沸騰出行這麼搞,到底能否掙錢?
畢竟誰也不相信“在國內圈了那麼多錢,卻拿去拯救花旗國房市”的華國首富這麼好心。
很多人都在算這個賬,甚至包括沸騰集團內部的員工們,也在拿著計算器戳著,但就是眾說紛紜,在沸騰出行正式運營之前,誰都算不明白這個賬。
其實這個賬很好算,大家算不明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有一個基本的函式變數不能確定,所以無法確認結果。
這個函式變數,就是網約車司機的時薪,即每小時平均流水或者說毛收入,到底有多少。
畢竟此前誰也沒跑過網約車,甚至都沒這個行業,即便是巡遊計程車司機們,也沒專門在一段時間內只跑網約車,即便個別司機這麼做過,那也還夾雜著拼客、繞路、議價等干擾變數,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中位數出來。
另一方面,市場客戶需求量到底有多大,也還是個未知數,不能把近期燒錢搞補貼,市場火爆的場面也算進去,如果以後沒有補貼了,還有多少人叫網約車,市場是否還這麼火爆,都是個未知數。
不過這些問題,對於一個穿越者來說,算是問題麼?
前世的事實證明,網約車市場錢景無限,確實有大量的市場需求。
其次,方傑前世是專門跑過一段時間網約車的,他很清楚平均流水到底有多少。
前世網約車最早是2014年出來的,但到2015年5月左右,平臺才正式上線。
剛上線那會兒,他就跑過整整一個月,後來節假日偶爾也會跑一下,尤其過年的時候,跑起來最爽,就是2020過年的時候不光沒爽到,還被坑了……
當時跑網約車,純粹就是湊熱鬧好玩,但結果卻不是很好玩。
比如某天在接乘客過程中,被導航坑得在同一單雙號限行路段上,來回跑了4次,也就是八次違章,24分1600塊錢就這麼沒了,之後還有什麼壓線的、闖進單行道的、擦碰小事故。
總之這些不提也罷,至少證明了一件事:私家車主確實不夠專業,想搞共享服務,首先學費得交一波給交警部門。
至於服務態度什麼的……有車一族的私家車主面對沒車的乘客,天生就有一種面對屌絲的裝逼俯視感,所以你讓咱們有錢人給這幫屌絲乘客當司機就算了,如果還要當孫子,你是在開玩笑嗎?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根據前世的親身經驗,排除各種獎勵任務、補貼什麼,不考慮平臺抽成,網約車一天下來,把接不到單空等的時間算在內,每小時的平均流水收入在5060元左右!
又當然,每個地方的經濟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不一樣,不同時間段,流水也不一樣,後來網約車行業內卷嚴重後,這個標準還在不斷降低,但如果是整天在機場火車站蹲點,或者夜班司機,流水又普遍都高於50元小時。
但不管怎麼說,至少江城這邊,較長一段時間裡,白天晚上全天下來基本上是這麼個平均值,具有普遍性和參考價值。
有了這個大概的變數,那麼預估出這個生意是否賺錢,司機實際收入大概有多少,就很容易得出結論了。
一臺車,一個班,12小時,理論平均流水600元,其中8個小時是沸騰出行純得的,4個小時抽取20%,因此公司毛利潤是440元,司機提成收入是160元。
那麼一個月只按4個標準星期計算,即20個工作日+8個雙休日計算的話,公司毛利潤是8800元+960元=9760元,司機收入提成是3200元+3840元=7040元。
湊個整數吧,公司1萬,司機7000。
公司的這1萬,其中3000要給司機,是保底工資,因此還剩7000。
公司還要承擔五險一金,按國家標準,所有加起來基本上是基本工資的40%左右,再減1200,剩5800。
再減1000,作為給沸騰汽車的買車費、保險費、維修費等,剩4800。
一個班300公里,一個月9000公里,里程折舊費2200左右,因此再減2200給沸騰汽車,剩下的2600基本上就是純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