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也一樣,司機要是沒按時到達上車點,甚至拒載,那對不起,一樣扣錢補貼給乘客,不願意接受的,永久取消網約車經營資格。
司乘雙方的失信成本都大幅提高後,各種么蛾子會少很多,大家誠信做人,按規矩辦事,誰也別折磨誰。
這樣的話,車費就必須得提前用手機按預估價支付一個費用,相當於誠信保證金,回頭再多退少補,這樣也規避了二維碼還沒開始推廣的問題。
&nai的交易寶,對應的手機應用APP就得弄出來了,暫時掃不了二維碼,用交易寶手機線上支付還是得必須弄的。
而交易寶要搞手機支付,以後要搞二維碼支付,並向全社會普及,這又涉及到國家金融監管問題。
畢竟方傑當然不能學前世那樣,前期我行我素,玩什麼先斬後奏、偷樑換柱,他是個守法公民,也從未考慮用金融手段在國內圈錢。
&nai上市之前,在第二輪融資的時候,他就已經為今天做好了佈局。
&nai當股東,可不僅僅只是為了帶四大行去納斯達克圈錢,真正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在交易寶正式浮出水面時,名正言順地交由國家金融機構來對其監管!
交易寶上市之前,手機線上支付,交易寶支付,二維碼支付,等等這些金融工具和資金往來,必須交給國家來掌控和監管!
而交易寶交給國家金融機構監管後,一直使用交易寶進行遊戲虛擬交易市場,尤其涉及虛擬貨幣交易,也將得到國家監管!
這是一盤大棋,N年前他就落子了,就等今天收網了!
所以由網約車引出的一系列要做的事情,在方傑眼裡其實都不算啥,網際網路支付、移動支付的監管才是重中之重,以前這一塊算是法外之地,現在他打算把這些主動提交給國家監管。
具體移交過程就不細說了,反正這事欣然而成,交易寶也由此成為了國內唯一認可的網路支付和移動支付渠道,成為了國家金融體系的一部分,並且從此開啟了民間普及推廣之路。
可能是作為某種補償,沸騰汽車拿到了本來幾乎不可能搞定的全國性質的網約車經營牌照,可以在各地開展網約車試運營服務。
本來此前是沒有所謂的網約車經營牌照的,但經方傑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操作後,就有了這個東東,用官方的話說,這是國家對“網際網路+”產業創新的一種探索嘗試和政策支援。
而在前面這些佈局和政策出來之前,2007年1月份,沸騰集團就悄然從沸騰科技、沸騰互聯、沸騰軟體、沸騰商務、高德地圖抽調了一批精兵強將,組建了「沸騰出行」子公司。
其首要任務,就是打造網約車服務平臺。
但這個平臺的第一項業務,並不是做給網約車的,畢竟這會兒網約車八字還沒一撇呢,沸騰汽車還要等1年時間才能下線,相關籌備工作也都還剛起步。
所以網約車服務平臺初步建立起來後,業務是從巡遊計程車市場開始拓展的。
沸騰出行在一二線城市的計程車行業內,搞了一個活動:可以為廣大計程車司機朋友,免費在車內安裝價值12000元的沸騰汽車原裝配件中控屏。
當然是有要求的:只要計程車司機每個月,在中控屏的網路約車平臺上,完成50單網約車接單任務,1年後,中控屏就送給司機了,還將贈送一部價值6888元的最新款華為手機!
如果沒有完成任務,也不要緊,1年後將中控屏歸還給沸騰出行就可以,不收取任何拆裝費。
這顯然是個套路,但它又是個陽謀。
平常計程車司機本來就是整天接送乘客,現在順帶每天接兩單網路訂單,也不耽誤什麼,甚至有時候在偏遠地區或者非高峰期蹲不到人,用網約車平臺接單還能避免空駛,因此節約了跑出租的成本,提高了賺錢效率。
更別說平均一天接兩單,一年後,高大上的沸騰汽車中控屏和華為手機就到手了,這便宜不佔白不佔啊!
再退一萬步講,就算計程車司機懶得在網上接單,將中控屏當擺設,不在乎多賺點收入,也不在乎價值近2萬元的任務獎品,這對沸騰出行來說,依然是有利可圖的。
因為這個中控屏可不簡單,它能夠實時收集道路資料,並轉發給沸騰出行的資料庫!
計程車整天在路上跑,走街串巷,自然而然就把實時路況資料收集到了,然後這些資料經過大資料分析和整合,補充到高德地圖裡,那麼路況資料問題就得到了很大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