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確可以充分調動利用社會的閒置資源,避免了浪費,但提供共享的車主們並不專業,也完全沒有服務意識,因此會產生很多隱患,帶來很多問題,很難管理。
這也是為什麼網約車市場做起來之後,漸漸拋棄了“共享”理念的根本原因。
當然,此外還有很多各種複雜的原因,不提也罷。
總之所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方傑認為,出行行業的共享經濟就沒必要了,還是直接讓專業的人上吧。
不光人要專業,車輛也要專業,不是說隨便買輛亂七八糟品牌的小車,就能上路開出租,車輛的質量、安全、空間、舒適性、售後保養維護、各種汽車配件也應該符合統一的專業技術要求。
因此搞網約車之前,得先造車。
當然,也有人說直接用國內的車,稍微改造一下不就行了嗎?
這個……
不是方傑不信任國內的那些車企和計程車租賃公司,而是真的一言難盡,比如路上那些計程車出廠時都是減配的,但強制賣給計程車司機的價格,卻比市價高出好幾萬,你說這到哪說理去?
而且未來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涉及到要制定統一的技術和設計標準,這事兒得抓在自己手裡統籌才行,如果讓他們自行其事,恐怕會各種么蛾子不斷。
既然一開始就是為了做網約車而造車,所以別人造車,是為了賣車,但沸騰汽車造車,不賣,只租。
而且租賃方式很奇葩,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沸騰汽車採用的是「固定租賃費」+「里程折舊費」的租賃方式。
固定租賃費1.2萬元年,也就是每個月1000塊錢的租賃費。
看似費用還是有些偏高,但其實一點都不高。
因為這其中還包括了車輛每年的保養費、年檢費、保險費!
也就是說,車主領了車回家之後,1年內除了油錢,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支出了。
算個帳就知道,別的不說,光是保險費,10萬左右的車,每年光保險費就要4、5000元。
如果減去這些必要的支出成本,沸騰汽車的實際租賃費,每年其實只要6000元左右,也就是每個月500元的租賃費,平攤到每天,20塊錢都不到!
麻痺的,每天花不到20元就能開著自己的車上下班,這可比打的省多了!
當然,賬也不能這麼算。
真要弄了輛車回來,油錢不是錢?停車費不是錢?
自己亂折騰,哪裡刮蹭了一下,胎破了,維修費不得自己出?
沸騰汽車可沒說要包維修費。
何況,沸騰汽車的租賃費裡,還有一項「里程折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