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爺的生存技能牛逼,不代表製造技能也牛逼。
比如他的確可以透過「徒手改造」秒產石刃、木棒、草繩這些小的生存物件,但是把它們合成為「石斧」,效率和成功率就不高了。
而「石斧」,是砍樹獲得原木的最初級必要工具,「徒手改造」只能從樹上摘取樹枝,是弄不到原木的。
於是這就形成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首先,他製造石斧所花的時間較長,其質量不高,容易損壞,且砍樹效率也不高。
於是每天獲得的原木很少,期間他還得收集野果食物和淡水,還得睡覺恢復體力,保證基本的生存。
而原木產出少,導致能極大提高防護性的木屋,一時半會兒建不起來。
沒有木屋,他就暫時只能在露天野地,用茅草和樹枝弄個簡易的茅草小窩。
有一說一,能在危機四伏的方舟世界裡,短時間內弄出這種茅草小窩,也已經算是高玩了,起碼生活質量是高於其他一般玩家的,這就是遊戲職業認證帶來的好處和優勢。
但是呢……
海洋性溫帶氣候除了有各種優點,當然也有缺點,比如:多雨。
這個多雨還不是那種連續幾天連綿不斷下雨,而是一天之內,時晴時雨,反覆無常,這個英國人自己最有體會。
理所當然的,遊戲裡幾天後,系統判定他生病了,感染了風寒,重感冒。
然後他又在附近找不到能緩解症狀的草藥,畢竟約克郡高地連草都少,更別說草藥了,除非下到東面的河谷裡去尋找。
關鍵是,現在到處都是危險的野生動物,人類的安全活動範圍也不可能太大。
就算要下到河谷,得沿著斷崖走好幾公里才有個入口,期間要經過好幾個野生動物棲息地,尤其是入口地帶,全天都有野生動物往來,在徹底清除這些野生動物之前,去那邊純粹找死行為。
陪他一起進遊戲的西蒙,就是因此而死的,死了好幾次都沒衝過去,有一次衝過去了,卻沒有活著回來。
到最後貝爺都不好意思再讓西蒙去了,這太不人道了,怕觀眾們指責,總不能說為了救他,就可以不斷地犧牲自己的夥伴,如果是真實世界裡,這種行為可是要遭雷劈的。
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貝爺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差不多在遊戲裡存活了1個月,也就是現實中12個小時左右,掛了。
於是,方舟挑戰也就此正式宣佈失敗。
這次貝爺心服口服,沒再鬧什麼么蛾子。
確實也沒必要鬧了,沒了那1000萬賭金,他還有首席認證官以後帶來的收入,以後賺的可未必少。
不過他也沒就此結束節目,而是選擇復活,繼續體驗遊戲,用他的原話說就是:方舟世界很具有挑戰性,細節也做的不錯,儘管它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但我已經愛上它了!
再次進入方舟世界,貝爺不再是挑戰賭注了,而是真的把方舟當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來挑戰,並且將其作為了《荒野求生》節目的主題系列。
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這次他和助理西蒙一開始就選擇了河谷,因為河谷裡有地下河沖刷出來的溶洞,這樣住房問題就解決了,不至於再生病。
但出生地定在河谷裡也有問題:裡面的樹木很少,想要獲取原木,又得去高地……
儘管不用建造木屋了,但製作更多的工具、提高生產效率、生活質量、發展文明,一開始都離不開大量木材。
所以這就很坑爹,但確實符合邏輯,也是方舟世界的樂趣所在。
當人們以為自己做好了萬全準備,已經萬無一失,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教訓,卻發現自己想的,與現實情況完全是兩碼事,總有意外,卻又合情合理。
漸漸的,一些玩家總算回過味來了:一兩個人是不可能戰勝方舟裡的原始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