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這些的同時,讀者們也漸漸對仙俠體系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和認知,無論這些怎麼創新,框架還是那個框架,於是仙俠宇宙觀,尤其是古典仙俠宇宙觀便逐步建立起來了。
當然,光是網文一方發力還不行,打造一個宇宙大ip,需要整個文娛產業聯動。
首先是遊戲這一塊,2005年,除了《大話西遊ii》借勢煥發第二春之外,沸騰遊戲還製作推出了一款仙俠題材的3d的mmorpg大型網遊——《誅仙》。
沸騰遊戲製作這款遊戲沒有費多大點事,或者說就是美工部門忙了一點,因為主要工作就是換面板和特效。
本質上,《誅仙》其實就是《魔幻世界》的東方版本,除了裡面的面板、任務劇情不一樣,其他的,比如遊戲引擎、框架、系統、玩法,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既然《魔幻世界》都差不多製作完成了,《誅仙》的製作自然也就不在話下。
不要認為這種換湯不換藥的遊戲就沒誠意了,至少在玩家們看來,那是相當有誠意。
因為這是2005年,全世界範圍內,經典的3d大型mmorpg網遊也就《魔獸世界》這一款,而且今年年中才會登陸國內。
所以這樣一款遊戲,在玩家們眼裡其實是相當高大上的,因此也是相當期待的。
而且沸騰遊戲自己也釋出新聞公告說了:《誅仙》就是《魔幻世界》的東方版,玩法什麼的都很相近,喜歡仙俠題材的可以去《誅仙》,喜歡西方魔法題材的,可以去《魔幻世界》,不建議同時玩兩款遊戲,意義不大。
這番表態不僅沒有遭到玩家們的吐槽,反而大讚沸騰遊戲給力,想玩家之所想,居然把一款遊戲弄成了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版本供玩家們選擇,果然是良心公司……
嗯,良心的只是沸騰遊戲,不是教主,也不是沸騰學院,反正現在方傑的輿論口碑沒有以前那麼好了,這叫物極必反,捧殺的太狠太出名,總有走下神壇的時候。
方傑也不在乎這些事,到了他如今這個地位和成就,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太過計較的話,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所以他依然只是堅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定好的路線繼續前進,除了讓自家公司推出《誅仙》之外,還與金山公司合作,製作開發了另一款仙俠類2d網遊《封神榜》。
《封神榜》這款遊戲,前世本來就是金山公司開發的,是作為《劍網》系列網遊的補充,用於填補在《劍網》系列上市間隙的空白期,因此公司對這款遊戲並不是很重視。
其遊戲性嘛,依然只能算是一款傳統泡菜遊戲,或者可以把《封神榜》系列看作是《劍網》系列的換皮版,就像《魔幻世界》換皮之後變成了《誅仙》,武俠《劍網》換皮,就成了仙俠《封神榜》。
因此這款遊戲既繼承了《劍網一》的遊戲流暢優點,也繼承了泡菜、不耐玩、平衡性不好的缺點。
如果是作為一名普通玩家的身份,方傑對它的評價就是:可以一玩,還是比較爽快的,但玩三個月就行,不能再多了,因為到時候這遊戲差不多也廢了。
且不提這遊戲具體如何了,反正至少是仙俠宇宙的支線劇情補充之一,就當是湊個數吧。
除了網文和遊戲,影視劇方面當然也進行了佈局。
在2004年的時候,沸騰娛樂投資了兩部即將投拍的電視劇,分別是《神話》和《仙劍奇俠傳》。
其實還投資了《神話》同名的電影,就是金喜善參演的那部。
電影賺了多少錢,方傑不知道,因為賺那點錢不值得浪費他的注意力,他只知道沒虧。
而《神話》電視劇,沸騰娛樂只是最大的投資方,並不負責具體的選角和拍攝,除了指定了女主角,即被方傑拉來當勞模的金喜善,其他演員都是前世原班人馬,沸騰娛樂沒有在其他方面指手畫腳。
和前世一樣,該劇上映後大獲成功,也讓國人觀眾對穿越劇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相對也更加容易接受這種型別題材的電視劇了。
國人觀眾第一次見識穿越劇,還是2001年由大灣區根據黃易改編拍攝的《尋秦記》,儘管那部劇被改的面目全非,依然還是讓無數觀眾們為之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