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2005年,經方傑有意識的重點推廣,以及《大話西遊ii》本身的賺錢口碑發酵,線上玩家人數躍居第一,《金庸奇俠傳》第二。
至於《傳奇》這款運營了多年的老遊戲,終於式微跌落到了第三,然後在方傑的安排下,《傳奇》走上了《武林》的老路,開啟了免費模式,相當於是退居二線開始養老了。
&nu》等國內眾多遊戲,也有樣學樣採取了免費模式,因此2005年也被網遊行業稱之為「免費網遊年」,正式開啟了免費遊戲的時代。
免費模式有免費模式的好處,但這也更加促進了遊戲經濟系統做的極好的《大話西遊ii》的成功,也是《大話西遊ii》能在2015年成為線上玩家數量最多的網遊的原因之一。
畢竟免費遊戲可以無成本地無限開小號,內卷嚴重,而且官方自己就在賣遊戲道具和遊戲幣,職業玩家很難在裡面搬磚賺錢,基本上是工作室的禁區。
普通玩家也很難有好的體驗,正常玩家不會累死累活地開n個小號,也不會花太多的錢買遊戲虛擬道具,這就使得遊戲資源分配極度不平衡,很快就發現自己只是一個陪練的。
於是,平衡性好又能賺錢的《大話西遊ii》,就這麼機緣巧合地爆發了第二春,至於《金庸奇俠傳》,遊戲相對有些燒腦和複雜,還是《大話西遊ii》裡面刷鬼跑環的簡單玩法更吸引小白玩家。
當然,這也與方傑在背後推波助瀾有很大的關係。
為了打造整合仙俠宇宙,沸騰學院在2005年的推廣重點,就是《西遊記》同人和古典仙俠。
為此,沸騰學院開辦了多場仙俠題材的徵文大賽,其中就包括與豬場聯合舉辦的《大話西遊ii》同人徵文大賽,每期比賽一等獎的獎金高達10萬整!
評選的辦法就是讀者網路投票,而有資格投票的,必須是擁有沸騰學院「學生證」,並且身份等級稱號達到「小學生」以上的“資深”同學,因此刷票的情況雖然依然存在,但影響微乎其微。
這一舉措順帶也讓沸騰學院的遊戲性和使用者粘性進一步得到了增強,提高了「學生證」的價值,讓其更具有優越性和裝逼的屬性,使得的學院學生數量大增。
經玩家們評選,在仙俠類的總榜上,還在連載接近尾聲的《誅仙》穩居第一。
這本講的是青雲山下普通少年張小凡雙親因草廟村被屠而離世,他被青雲門大竹峰收為徒弟,機緣巧合之下,習得佛門天音功法,又意外獲得魔教法器燒火棍,踏上強者之路的同時,也讓他陷入了巨大的危機。
無論是主角張小凡這個名字,還是他手中的那根燒火棍,都讓讀者們印象深刻,也通俗易懂,本質上是一個草根崛起的勵志故事。
或許,這類網路文學作品確實不夠嚴謹,文學性也不太強,並不被傳統文學界待見,依然遭到了很多文學界的批評,但若論創新,捨我其誰!
而要打造仙俠宇宙ip,創新才是最關鍵的。
如果像《紅樓夢》那樣,抱著一本翻來覆去研究,甚至還研究出了一門獨立的學問,方傑就想說:我不明覺厲,也很瑞斯拜,但這種自嗨行為,對文化輸出沒有任何意義,甚至連基本的科普意義都沒有,還不如《明朝的那些事兒》來的通俗實在。
比如本來出自《道德經》裡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個有些裝逼的句子,在《誅仙》釋出之前,並沒有多少讀者知道,但釋出之後,這句話很快就路人皆知了,這也算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科普教育嘛,起碼讓讀者們增加了一些奇怪的知識。
何況《誅仙》並不拉胯,整部構思巧妙、氣勢恢宏,開啟了一個獨具魅力的東方仙俠傳奇架空世界,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鮮明,將愛情、親情、友情與波瀾壯闊的正邪搏鬥、命運交戰彙集在一起。
《誅仙》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蜀山劍俠傳》,但內容、題材等則是來源於《山海經》,如其在背景設定、形象塑造、思想表現和敘事表達等方面都是對《山海經》的吸收、豐富和發展。
從前世來看,《誅仙》是網路仙俠領域的啟蒙篇章,在網文界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之後很多網路以其為基礎構建立一個又一個仙俠世界,才有了仙俠的百花爭鳴的局面。
也正是因為受了這本的啟發,《凡人修仙傳》、《塵緣》等其他很多優秀的仙俠在徵文大賽和獎金的刺激下,出現了井噴態勢。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更具創新性的修真湧現,不過這會兒修真題材還暫時不適合用來打造宇宙ip,讀者基礎還沒完全建立起來。
而無數優秀的仙俠類井噴,也引爆了這類題材的閱讀市場。
在從眾效應和集中效應下,這段時期讀者們最喜歡看的就是仙俠題材,同人的也行,反正不挑,只要跟仙俠搭點關係的,閱讀資料和收益明顯高於其他型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