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網遊大時代> 第400章 誰說遊戲是毒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0章 誰說遊戲是毒瘤? (2 / 5)

由於是沸騰集團出資修的路,這條主幹道也因此被命名為沸騰大道,所以做了點利民好事的同時,還拿到了冠名,這錢也不算白花。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比如從學校南門出來,沿著工大路走到最南邊,返回學生宿舍莘莘公寓時需要經過一條屬於二環線的主幹道,學生們往返學校過馬路很危險,於是學校找到方傑,說想要修一座人行天橋,二三十萬而已,這錢你身為莘莘公寓的一分子,看是不是……

呃,其實我早就不住莘莘公寓了啊……

好吧,反正花不了幾個錢,跟你廢話的這點時間,我都可能已經賺回來好幾座人行天橋了,那就修唄!

於是一座沸騰橋就這麼立起來了。

這也是學校為什麼哪怕破例也要留住方傑的原因之一。

有這位在,時不時地去化下緣,一般都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如果他去了其他學校讀研,情況也肯定差不多,畢竟頂著華國首富的名頭,總還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或者說總還是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的。

說到社會責任,儘管大部分媒體都在給沸騰集團點贊,但也有一些刺耳的聲音。

倒不是專門針對沸騰集團的,而是針對網癮問題。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未成年人迷上了網路裡的世界和網路遊戲,並用這種方式逃避現實。

其實這種情況在20年後不算什麼,因為那已經是全民上網的時代,就連當初反對網路的家長們,幾乎人人都會用手機上網,平常沒事刷刷頭條、發發紅包什麼的。

但當下這個時代,網際網路在很多人看來還是個新鮮事物,剛剛興起並且有席捲開來之勢,所以很多由網際網路引起的問題和矛盾,會被凸顯放大。

一方面,剛接觸網際網路的網民們深陷其中難以自拔,而另一方面,那些不願接觸也不願瞭解的人,則認為這是毒瘤,對其恨之入骨。

尤其是學生家長們,這是一個很特殊但又代表著主流思想的群體,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後世連奧特曼都能被他們封殺,更別說現在的網際網路和網路遊戲了。

當然不可否認,確實有不少青少年沉迷於此而荒廢學業,甚至上網成癮,完全與現實社會脫節,由此引發了不少社會矛盾和不良現象。

所以媒體上就有專家學者發文,認為應該重視並解決網癮問題,其中多次指名道姓提了做遊戲起家還擁有全國網咖連鎖產業的沸騰集團,將其當做了負面典型進行批判。

也有所謂的專家教授,還總結出一套治療理論,開辦了網癮戒訓班,專治那些不聽話的小朋友,至於療效如何……後世綜藝《導演請指教》裡有一部短片可以作為參考。

還有說沸騰遊戲做的那些遊戲,不光讓人沉迷,還都充滿了暴力,會教壞小朋友,最典型的就是槍戰殺人遊戲《穿越火線》、正邪不分遊戲《金庸奇俠傳》和強盜抄家遊戲《我的世界》。

有句話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連《我的世界》這種沒在國內發售的遊戲都被拎出來當典型,顯然觀點中是有帶節奏的成份在裡面。

總之社會上的這些聲音,不管是不是專門針對沸騰集團的,但槍打出頭鳥嘛,誰讓沸騰集團現在是國內遊戲行業的扛把子,天生就具有被集火的屬性呢。

所以春節期間,方傑針對這些不對勁的苗頭和節奏,專門寫了兩份特殊的遊戲策劃案,包括年後在《EVE》裡搞太空表演,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給國人玩家們正言。

有些事情,解釋沒有用,最好的武器就是拿事實說話,而方傑的武器,就是遊戲本身!

既然他們說遊戲有害無益,充滿了暴力,玩遊戲的人都不學無術,甚至一無是處,那咱就讓他們瞧瞧,國人玩家是如何透過遊戲,在國際上搞文化輸出的,是如何取得國際影響力的。

然後再弄幾款遊戲出來,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寓教於樂,什麼叫第九藝術,直接一巴掌拍在他們臉上,告訴他們一個事實:遊戲並不是什麼毒瘤,而是一種有意義的教育工具!

所以別看方傑在《EVE》裡帶著一大幫國人玩家玩太空表演,好像沒心沒肺的樣子,其實背後幹了不少正經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