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裡玩家當然不會真的死,但死了之後,遊戲就真的GAMEOVER了,如果沒有保留存檔,只能重新開局,這樣的懲罰在遊戲裡算是最嚴重的一種了。
所以玩家們剛開始玩這款遊戲時候,即便在老兩口場所副本里肆意搶劫,很多人其實並沒有產生太強烈的道德譴責感,還以為遊戲本該如此。
隨後在其他副本里,被那些平民打成重傷,回家躺在床上最終失血而亡,或者直接被打死之後,玩家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搶劫是要付出代價的,老兩口之所以不反抗,那是因為老人不敢反抗,也反抗不了,其他人可沒老兩口那麼“好說話”。
但偏偏就是很好說話的老兩口副本,給玩家帶來的心理陰影最大。
傷害性幾乎沒有,但道德譴責性極強!
遊戲發售後不久,官網論壇上的玩家反饋和評論就異常火爆,其中不光然包括遭遇老兩口副本的心情,也有其他副本劇情的討論,以及其他各種感慨。
“這是一個有關人性的故事,遊戲唯一的目標就是不後悔,不內疚,但很遺憾,我做不到……”
“如果秉著一顆善良之心,就會覺得這遊戲好難。我過不去,重新開局了三次,最長也沒活過10天……”
“我其實很難用語言去描述那種積壓在心頭、濃烈到化不開的悲傷的感覺。於是我只寫一句話,那是我第一次破防的時候:當我去探索別墅的時候,偶然發現裡面居然居住著一位老人,老人見了我第一句話:你要殺掉我嗎?”
“不想玩了,我討厭戰爭。我捨不得殺人,那對老夫妻的小屋,那兩位老人求我不要殺他們,老人求我不要帶走他妻子的藥,還一直跟著我,在我身邊問我是不是要殺了他們,但我為了活下去,還是拿走了一部分物資。後來我就再也沒去過他們的家,我害怕因為搶走他們的食物和藥,他們可能已經死了……”
“樓上的一看就是個極端虛偽的人。一邊說自己捨得不殺人,一邊又說自己搶了一部分物資,在這兒假裝聖母呢?我敢肯定,你害死過那對老夫妻,你沒試過怎麼會知道‘他們可能已經死了’,此地無銀三百兩,最後一句話是給自己洗白呢,又當又立……”
“生存到第七天的時候,到最後沒有吃的了,為了活下去,我殺了別墅裡的老夫婦……殺完之後我好難受好難受好難受,於是讀檔回到殺他們之前……好了,我沒有殺人,也沒有搶吃的,但被活活餓死了,但很奇怪,心裡感覺舒坦了點……”
“我第一次去搶物資的副本,不是老夫妻家,而是汽修店。當時我想去他家裡面偷取一點物資,但是被發現了,然後我把他兒子殺了……但是我沒有殺他的父親,因為他的兒子在不斷的換取藥品救他的父親,我沒忍心下手……在第二天我再去看的時候已經什麼人都沒有了,在這一瞬間,我自己的良心在譴責下,開始莫名難受起來了,難受了一整天時間,這個遊戲太沉重了。”
“我傍晚出門時帶走了斧子和撬棍,凌晨回來時揹著滿滿的食物藥品和槍械,沒帶回那柄已經被鮮血染紅的斧子,此刻耳邊彷彿還在迴盪著‘求你不要這樣,先生’……”
“我白天慷慨解囊,晚上大殺四方。只要天天吃飽,就會開心,就會有好結局。我看著通關存檔,感覺像是拯救了所有人——但那些藏在桌下面的信紙,我不敢看。”
“這個遊戲真的從不同的角度,讓我明白了許多東西。‘玩物喪志’是片面的說法,這是一款有教育意義的遊戲,無論是高學歷、有地位的人亦或者是底層勞苦大眾,都能領悟到和平的真諦。現在的人和平久了,沒有憂患意識,也不知道戰爭意味著什麼!”
“在現代戰爭中,人只能像家畜一樣死去。願世界沒有戰爭,願世界和平!”
“遊戲真實反映了現代戰爭的殘酷,希望世界能夠和平,慶幸自己是中國人!”
“人性,還是生存?冷靜,還是嗜血?幫助,還是漠視?友誼,還是利益?良心,還是虛偽?這由你來決定……”
“這款遊戲很真實,至少在玩的時候,音樂和氛圍很有帶入感,關於戰爭、人性、生存以及愛的思考……”
“好遊戲,但是我並不會推薦給別人,太悲傷了……沒了良心確實是可以抽菸喝酒,但是看到人死,還是太傷感……”
“戰爭中,並非人人都想赴前線殺敵——這是這款遊戲的口號,但極具諷刺意味,因為不上前線殺敵的我們,往往會在後方自相殘殺……”
“剛剛把我解鎖的美女護士玩死了,心灰意冷,肏他爹的戰爭!這就是戰爭,摧毀所有普通人的生活,而人類就是狹隘到如此容易陷入戰爭!玩著這個遊戲,讓我深刻體會到奧地利的瑪利亞.特蕾西婭大公那句「寧要平庸的和平,不要輝煌的戰爭」!”
“能看到這條評測的人,幾乎沒有誰能享受戰爭的輝煌,我們都是會被犧牲的物件。當時代的一粒沙落到我們頭上時,我們根本無力反抗。所以,希望那些天天把“為什麼不打仗”當作梗的玩家們好好想想:如果有一天,真打起來了,你覺得你會比遊戲裡的角色做的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