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流浪在南明> 第三百零三節:兵敗(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三節:兵敗(四) (2 / 2)

劉良佐也顧不上反擊,帶著還能夠行動將士以從北方撤離,北門剛剛焚燒大量屍體,還有部分屍體被掩埋,一場大雨過後,將空氣中有害氣體衝散,可也把埋在地裡屍體重新衝出來,劉良佐經過這裡,一陣陣令人乾嘔氣味散發出來,劉良佐一個不注意,吸進去一大口,差點沒被嗆死。

部下拖著他快速撤離,撤到安全地方,劉良佐才返現身邊竟然只剩下七八個人,五千將士就只剩下七八人,這又是一次徹底全軍覆沒,情急之下,一口黑血從口裡噴出,登時昏死過去,幾個部下私下商量,決定帶著他撤回到涇縣,畢竟在涇縣還有數千留守部隊。

一行人慌慌忙忙往涇縣撤退,半路上竟然收攏兩千多殘兵,這些殘兵也都是被大水衝的七零八落,被迫從城中跑出來,因為洪水也有缺點,隨著洪水侵襲面積越來越大,洪水衝擊力和覆蓋面也隨之稀釋,只有在城外五百前鋒軍和城內一千多將士,被洪水衝死或者是被隨後而來明軍殺死,其他人基本上都活著出來,剩下清軍人數仍然佔據絕對優勢,可都已經嚇破膽子,沒有膽量乾重新奪回涇縣,只能是護著劉良佐往涇縣撤退。

郭淵也沒有想到,城內韃子竟然還能跑出去那麼多,八百將士在入城後襲擊韃子,竟然被韃子殺死一半多,只剩下三百多人,雖然殺死更多韃子,可郭淵也沒有能力追擊劉良佐殘部,被迫在青陽城等待金聲等人儘快透過。

此時在銅陵城金聲,早就接到秦楚給他帶來的密信,透過士兵口頭傳達,他知道金聲恆反正訊息,同時也知道秦楚和李棲鳳較量中並沒有取得決定性優勢,反倒是吳阿楠和關培傳兩隻主力部隊被打散,在寧國府朱盛濃更是全軍覆沒。

秦楚勸說金聲立即撤到徽州府,因為王得仁部已經敗亡,清軍即將調集主力兵馬圍攻明軍,明軍現在是兩頭重,中間輕,在池州府北部銅陵城有五萬軍民,在徽州府黟縣有同等數量,甚至更多軍民,可是從銅陵城到黟縣,這其中沒有明軍力量存在,幾乎是中空地帶,不論是青陽,還是石埭,或者是隔壁涇縣等,都找不到任何一隻成建制明軍軍隊,

金聲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命令全城軍民啟程去往徽州府,有一些老百姓不願意折騰,不肯離去,金聲也沒有強迫,願意走的,現在就走,不願意走的,就在這裡。

在金聲動員下,一共有三萬多人願意跟著他去徽州府,其他人都留在城裡,金聲帶領浩浩蕩蕩軍民,走出銅陵五公里時,吳阿楠帶著部下趕到,他看到金聲已經撤出銅陵城,心裡放鬆不少,立馬敢上前,向金聲問好。

金聲見他前來,眼眶一熱,半年不見,吳阿楠也從一個年輕小夥子變得有些滄桑,心裡也一陣愧疚,是戰爭讓一個請您才俊變成殺人機器,吳阿楠和他說道:“侍郎大人,末將本想去城內,沒想到大人已經出城。”

金聲故作不高興和他說道:“是不是以為我這個糟老頭很固執,要死守在城內?”

吳阿楠不好意思低下頭,所有人都以為金聲會固守銅陵城,換做一般人,誰願意去他人之下,可金聲不一樣,他知道他對南直隸明軍重要性,更知道朱由崧也在徽州府,他沒有理由死守銅陵城,進而分散明軍力量,他看見吳阿楠身後只有十來個士兵,也知道吳阿楠的囧境。

這一次跟著前往徽州府軍民,其中有六千士兵,雖然大部分都是沒有戰鬥經驗新兵,金聲卻大手一揮,毫不吝嗇從軍中劃出四千兵馬至吳阿楠麾下,極大補充吳阿楠實力。

吳阿楠幾乎不敢相信,侍郎竟然把壓箱軍隊分一大半給他,這讓他感覺到溫暖和信任,金聲語重心長和他說道:“阿楠,你和培傳是我左膀右臂,這大明朝需要你們青年才俊,我一介老翁,火不了多久,以後還需要你們扛著大明走下去。”

吳阿楠雖說也是金聲下屬得力干將,但確實屬於吳應箕派系,和金聲還是隔著一層肚皮,今日金聲對他厚愛有加,不免更加堅定支援金聲抗清。

“侍郎大人,晚輩愚笨,或許不善於表達,但以後大人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哪怕是刀山火海,只要大人一聲令下,晚輩也將誓死追隨。”

金聲讓他莫要激動,先撤到徽州府,吳應箕等人也在徽州府,等抵達徽州府後,金聲要再一次建立一支軍隊,再亂世中,必須要有一支軍隊,沒有時間訓練新兵,那麼就要從軍隊數量上壓到敵人。

在他的命令下,吳阿楠率領四千軍隊在前開路,而郭淵在擊敗劉良佐後,讓副千總蔣隸帶領一般士兵北上接應金聲,在半路上要吳阿楠帶領四千兵馬,蔣隸心裡大為驚訝,怎麼吳阿楠瞬間恢復將近一半兵力?

他雖然是狼喉營副千總,可另外一層身份是情報部秘密官員,只有徐仁才和秦楚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不僅僅是負責軍中各級將領思想動態,還要承擔友軍變動情況,一旦友軍出現反叛、背刺等情況,及時向情報部和指揮部彙報,意見本部遭到友軍出賣和背叛。

看見吳阿楠恢復鬥志,意氣風發帶著兵馬風風火火向徽州府開拔,他想知道吳阿楠在兩天時間內,怎麼會有這麼多兵馬,但是又不方便明著問他,只好是帶著部下過來接應。

吳阿楠也看見蔣隸,知道他是狼喉營副千總,一定是郭淵派他來接應金侍郎,於是策馬來到他的身旁,和他交流起來:“蔣千總,郭將軍在青陽城可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