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青陽城還有二十里路時,他派人去城牆上喊話,希望明軍不戰而降,畢竟歷史上他做勸降江陰抗清義士投降,結果被守將閻應元拒絕,這一次還是在城下勸說投降,以免增加不必要傷亡。
郭淵看著城下韃子使者,數次想射殺此人,但還是作罷,只有八百人想守住青陽城,這太難了,郭淵突然想起在青陽城上游挖渠道的一千多青壯,既然當初可以大水漫灌青陽城,這次為何不把青陽城拱手相讓,讓韃子入駐青陽後,再一次用洪水攻擊韃子。
郭淵立即下令撤退,韃子只是剛剛抵達青陽城,只有數百前鋒在城外遊弋,郭淵果斷放棄青陽,帶領士兵從北門迅速撤出,把軍旗和部分武器留在城牆,扮做明軍仍在城內的假象,把一座空城扔給劉良佐。
劉良佐使者在城下吼了半個時辰,城牆上臨時沒有半點動靜,不禁有些好奇,立馬趕回去和劉良佐說起此事,劉良佐聽後,立馬想到明軍有可能放棄青陽城,他帶領主力飛速殺到城下,命令前鋒做試探性進攻,結果不出他所料,城牆上沒有半點動靜和回應。
他還是有些擔心,會不會明軍在城內有埋伏?
命令五百前鋒軍立即入城,佔領城牆後,不要急於深入,等主力部隊進城後,再佔據全城,因為兵力寶貴,劉良佐變得越來越謹慎,他實在是被秦楚打怕了,稍有不測就會被明軍摁住一頓揍。
這可是他從大本營臨淮帶出來老底子部隊,先前軍隊被劉廣雄分走一半,後來跟著尼堪在旌德和叢山關,被秦楚打的全軍覆沒。
有經驗老兵數量不足原來五分之一,所以他現在是真正做到“愛兵如子”,前鋒用繩索拋上城牆,順著繩索爬上去,佔據城牆後,發現城牆上只有數百杆軍旗和少量武器,沒見到一個明軍士兵,劉良佐命令前鋒開啟城門,先是調動一千步軍入城,佔據城門口以裡五百米範圍,確定城內沒有埋伏,才帶領全軍入城。
全軍殺入城後,又命令前鋒軍在城外駐紮,以免被明反包圍,事實證明劉良佐擔心是多餘的,整座城池,四千五百大軍愣是沒有找到一個活人,倒是在城北,也就是青陽城最深處找到大量屍體,大部分都是許漢鼎部下,戰死後集中起來,扔在城內最深處。
這也是郭淵傑作,他要用腐爛屍體引起佔據青陽城韃子發生瘟疫,夏天將至,屍體腐爛速度加劇,產生瘟疫在韃子軍中流行,
“都燒了,以免引起瘟疫。”
劉良佐可算是識破郭淵陰謀,可是他也不可避免出現錯誤決策,命令全軍在焚燒屍體後,並沒有繼續追擊明軍,而是就地佔據青陽城。
他想法很簡單,也很務實,佔據青陽城,將在池州府最北端金聲和徽州府秦楚隔離,然後分而破之。
在青陽城內,劉良佐沉下心來,讓得力部下去李棲鳳軍中,向他彙報以佔據青陽,隔絕金聲和秦楚等人聯絡,請總督下令,全軍進攻金聲所在的銅陵城。
當天晚上,他只是安排少數兵馬追擊郭淵,在城外也只有五百前鋒軍負責城外陣地防守,對郭淵來說,這是一個絕佳機會,在上游開挖渠道民夫已經跑的差不多。
等郭淵帶兵趕到,只有負責開挖渠道留守士兵屍體,這些士兵都是被駝子煽動民夫殺死,駝子為了躲避連輝追殺,在青陽成主力殺向涇縣後,拉攏一些不滿修建水渠青壯年鬧事,成功殺死留守的五十多名狼喉營士兵,然後趁亂逃跑,他不敢去銅陵城,而是往徽州府方向跑,哪裡有明軍,他就去哪裡。
青壯年鬧事,最終使得大部分和狼喉營留守士兵並同歸於盡,開挖的渠道也半途而廢,因此在青陽城上游仍然有巨大水量,足以再一次將青陽城沖垮。
郭淵說幹就幹,帶領士兵連夜堵住部分水渠,讓水壩蓄水量再一次增加,半夜,天空終於起雷陣雨,郭淵仰著頭,看著天空,心想,守得雲開見月明。
雖然下著傾盤大雨,心裡卻是豔陽高照,帶著士兵冒雨加高水壩,讓蓄水量更多一些,進入下半夜後,終於放晴,月亮重新爬上來,郭淵深吸一口氣,繼續帶領已經疲憊不堪的將士,將水壩挖開一個小口子,看著巨大水流從缺口衝出,缺口越來越大,最後滔天巨浪向著青陽城衝去,郭淵帶著八百將士跟在洪水後面,殺向青陽城。
青陽城清軍還在睡夢中,和徽州府明軍作戰,可把這群兵痞累壞,在寧國府擊敗朱盛濃是多麼順利,怎麼這徽州府就打來打去的,一開始在旌德縣,進入徽州府後,在叢山關和明軍對峙,然後又撤回到涇縣,又從涇縣有殺到池州府,在青陽縣終於停下來休整。
在城牆上清軍也大部分進入夢鄉,有個別沒有睡著士兵,聽見一陣轟隆隆聲音,於是爬起來一看,一陣巨浪打來,整個人從城牆一頭衝到另外一頭,青陽城之前就被洪水衝過一次,這一次更加兇猛洪水直接沖垮青陽城城牆,在城牆上守軍被衝的七零八落,城牆沖垮後,洪水湧進全城,大量清軍將士在睡夢中被洪水沖走,運氣好的,能抓住救命物體,在洪水中活下來,運氣不好的,不知道衝到那裡去,直接溺斃。
劉良佐也還在睡夢中,突然被一陣吵雜聲音驚醒,警覺爬起來,快速穿戴好鎧甲,突然,大門被巨大力量衝開,洪水直接衝進他的房子,他水性好,部分家兵是南方人,水性也不錯,趕緊拉著他往高處遊,他不敢相信,這是哪裡來的洪水,沒等他多想,耳畔傳來殺喊聲音,有部將忙著游過來和他說道:“總兵,明賊來襲,我軍不能擋,還請速速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