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宮春> 第四卷 飄絮飛英到際涯 265.談笑有經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飄絮飛英到際涯 265.談笑有經緯 (1 / 2)

無病、羅啟蘭在林中吃著野豬肉,羅啟蘭有心考校無病學問,一解自己的好奇,突然問道,“你對孔孟之道有何見解?”

無病眨眨眼,“不敢妄論。”

“那就說說德與怨吧。”

無病也不忸怩,“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是故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沒有原則的善良會摧毀這個世界,唯有帶著獠牙的善良才可以保衛這個世界,以善之名,不以個人之善為善,而以天下蒼生之善為善。對待敵國,便要徹底滅之,不可讓其死灰復燃,是故才有管叔、蔡叔、武庚之亂,再有越王勾踐滅吳,吳國國祚斷絕,是故才有齊國火牛陣復國,燕國一蹶不振,又有六國遺貴策應揭竿而起,滅了大秦。”

“請細細講來。”

無病話鋒一轉,“路有凍蛇,該如何對之?”

梓桐笑笑,“我知道這個故事,那農夫把蛇捂熱了,毒蛇咬他一口,農夫暴斃。”

無病笑笑,“這便是沒有原則的善了,要是我,我會將凍蛇放到鍋裡捂熱了,蛇湯入我腹,這才是它的好歸宿。”

羅啟蘭和梓桐微笑,無病眼神突然凌厲,一閃即逝去,“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孔子提倡質勝文,要對敵強硬、處事霸道,對待惡人鐵血無情。

春秋戰國,上至國君、士大夫,下至文人百姓,皆尚武功,孔子是將門之後,力挽強弓,精通駕車,重實踐摒棄空談。他開創了教育體系,讓更多地人有機會學習知識,這是最大的貢獻,只此一項,便英傑輩出,於家國有萬世不滅功德。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這才是真正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對待敵人,就要報復,血戰到底。這是不屈服的鬥志、直率的性情。

我仰慕孔子,可不喜歡孔子的繼任者,這些人畏懼強權、恐懼罪惡,提倡溫和、敦厚,真是糊塗可笑至極,大煞風景。

這些歪嘴儒家子弟念歪了孔家學說,他們已經變成了救助毒蛇的農夫。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他們不也汙衊先賢嗎?格局太低了。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羅啟蘭心內讚歎,“好個人肝腸如火,色笑如花的少年。”

無病嘆到:“實話實說,自宣帝去世,元、成、哀帝一代不如一代,一味重用儒士,不行刑名,摒棄王霸之道,甚至寵幸男寵,儒家子弟沒有根骨,不知規勸皇帝,一味奉承吹噓,放任皇帝在錯誤上的路上越走越遠。

堂堂皇帝,不愛美女愛男人,甚至要讓位於男寵,真真荒唐、昏聵、男不男女不女的。乃至於外戚亂權,內不能賞罰有度,外不能安民安邦,貧者無田而成流民,富者一味驕奢淫逸,魚肉蒼生。

孝武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是給天下看得,實際還是王霸治國,法家理政,儒家用來凝聚民心、統一思想,效忠皇帝罷了。可也是孝武皇帝時代,儒生擔任丞相比如公孫弘,後來者有孝昭帝的蔡義,孝元帝的韋賢、韋玄成、匡衡,孝成帝的匡衡、張禹、翟方進、孔光,而今朝臣儒生眾多,孔光、平當、馬宮、平晏等等。

儒生丞相,幾乎都是皇帝的老師,這儒家對皇帝的影響就越來越大了,真不該只學一家學問的,那樣就會變得偏執,看不清這個世界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