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陽曾轉身於江西龍虎天師府,也算是張氏一脈之人;不忍見張渺逆天殞命,來此欽天監內,立下華表柱於九州山脈之上,鎮住那不斷吞吐的龍氣,這樣的壯舉非他仙人之力難以辦到;張渺行李代桃僵之法才不至於短時間內被虺龍掀翻。
武當山王赫道長自武當山而來,受真武之氣息牽引飛來這京城;武當山上真武大帝坐下玄龜遁入紅塵之中,蹤跡難尋;洞庭湖上被乾十一引出一回後便沒有了蹤跡。
今日在這京畿重地又自現身出來;他來到此處為的就是要請玄武迴歸武當;眼下情景可不是玄武入世的時候。
上清道人李塵也是仙人之軀,也曉天命之說;玄武若不歸山,那麼玄武嗜龍之局面只怕真的要應驗了。
李氏坐擁人間紫薇命格共計三百載;歷經李瑞才經二帝,還有一九帝數;這張渺借了乾十一之氣,如今豈不是在逆天行事?
玄武歸山,虺龍出蜀;在這上清道人李塵看來一切都是天命所歸;李氏江山,不容傾覆。
李純陽脫下身上黑白二魚道袍,朝著藍田之地丟來;陰陽二魚迎風所化,轉眼間到了這灞河之處,陰陽二魚道袍披在了張渺的身上,使他的氣息瞬間從一流品境修為入了陸仙境。
張渺朗聲道:“謝祖師”。
李純陽曾轉身龍虎山張氏天師,張渺這一身祖師他自然也受得;有了李純陽助力,如今張渺憑藉自身仙人修為已可和虺龍相鬥;他腳踏罡步,手捏劍訣。
一柄桃木劍遙指虺龍,只道:“可退?”
那虺龍怒極,朝他這飛來;張渺桃木劍,一劍化七,成了七把,向著它的身上七寸之地釘來。
桃木入身,虺龍元氣大傷;加上九州龍興之地的龍氣都被李純陽和王赫兩位仙人用華表柱所鎮,它集聚不了龍氣,少了龍身肉胎的他自然抵不過如今步入陸仙境的張渺。
張渺持劍凌空而立,望其道:“退可活,不退則隕”。這虺龍對其怒意不減,張開巨口就要將這張渺給吞了。
張渺身形一退,落在了玄武之首;手裡桃木劍就要化作那屠龍的神劍時,這天空中一朵朵金蓮憑空盛開,擋住了那刺出的一劍。
上清道人李塵終是這最後時刻來到此處;他用金蓮擋下了這張渺屠龍的一劍後,隨即一個飄身落在了虺龍龍頭之上。
他手裡幻化出一朵金蓮猛的拍進了這龍身之中,那七寸之地被釘著的桃木劍被他逼出;虺龍得困,龍氣大增。
且這還沒完,這李塵從腰間揭下一橙黃葫蘆,拔開了葫蘆塞子;從裡頭倒出一條黑龍來。
這黑龍初時才一尺之長,出了這葫蘆後迎風見長成了幾十丈長的身軀漂浮在了這灞河上空。
乾十一盯著這黑龍,知道這黑龍來自何處;這正是杭州西湖中的那條黑龍,只是這黑龍如今只剩龍身;其魂早被李塵所斬殺。
這李塵居然為了這虺龍斬殺了另外一條真龍;那北邙國師首徒蓮名生,也就是那靈隱寺覺遠大師,多年來在杭州煉氣養氣,這心血只怕付諸東流了。
虺龍化作一股精純龍氣鑽入了這黑龍之身中;如今它得了龍身,在不是龍魂之態,真如君王一般盯著張渺和乾十一等人。
其勢以成,不可降也。
乾十一知道如今可不是張渺一人能應付的時候了,他搖手一招一十八把入世劍與出世劍合成的斬仙劍出現在他的手上,其心意與玄武相通,下一刻他已然出現在了玄武那如山寬闊的背上。
這一刻,真武歸位。
乾十一雙眸睜開眼內只現一片混沌之色;看不清其神情,但是手裡斬仙劍爭鳴做響。
上清道人李塵站立於龍首之上,看著此刻的化身為真武大帝的乾十一,知道自己眼下也無勝算;對著真武大帝行禮作揖:“我願退回蜀地十年”。
乾十一神情不變嘴裡卻是冷漠至極:“玄武歸山,避你三百載,洪武當興”。
李塵再次作揖行禮,隨即龍回蜀地,他也從這灞河之上消失;乾十一手裡斬仙劍朝著武當山方向一丟,化作一道流星落至武當山上,懸掛於出簷套獸之口。
玄武也化作一抹青光迴歸武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