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再往上,那就是王爵。
異姓王,太惹嫌疑了。
文官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皇帝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一次朝廷大佬們給柳青一個公爵的封號,就是把柳青一下子給捧到天花板上去,讓他沒有再進步的空間。
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想辦法讓他和慶熙皇帝之間生出嫌隙。
柳青能夠取得現在這樣的成就,慶熙皇帝對他的支援很重要。
如果讓他擁有了能夠威脅到皇權的可能,大概皇帝也會開始防著他了。
——從以往的歷史來看,不管是誰,跟皇帝的關係有多好,一旦擁有能夠威脅到皇帝的威望和地位,就會很快被皇帝給幹掉。
或者是幹掉皇帝,自己來當皇帝。
文官集團遏制不了柳青的成長,那就讓皇帝來遏制柳青的成長。
在他們看來,沒有了皇帝的支援,動用不了皇室的資源,柳青也只不過是一個文才可以的富貴閒人,沒有什麼可怕的。
與之配套的,還發動京城的文人寫詩詞文章來歌頌柳青在這一次帶著北原州歸順大虞事件裡面的豐功偉績,給柳青製造聲勢,希望能夠讓慶熙皇帝對他起猜忌之心。
柳青能夠猜得出來他們的想法,也沒有什麼生氣的,只是一笑了之。
這一招用在別人身上或許會奏效,用在他身上,屁用都沒有。
慶熙皇帝都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慶熙皇帝就是他的一個分身,完完全全的分身,等於是另外一個自己。
自己怎麼可能猜忌自己呢,那不成精神分裂了嗎?
對於朝廷給予他的公爵之位,他當然要推辭。
一個才弱冠之年的青年,就獲得了公爵之封,多少顯得有點聳人聽聞。
怎麼都應該要推辭。
然後朝廷再給。
這個時候才能夠接受。
這叫做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