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也會找點活幹,可總的來說還是人浮於事,很多人都閒在那裡沒事做,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資源浪費。
賀元是太監,在宮裡待了那麼長的時間,一聽到說代加工這種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宮裡面閒著的那些宮女太監們。
能給他們找點活幹,也能減輕一點皇室的財政壓力。
——從他脫離底層之後,就看不慣那些整天閒著沒事幹的太監宮女們,不給他們找點活幹,渾身都覺得不自在。
對於這個建議,柳青沒有反對,只是強調了一點:“讓宮裡面的人做這種事情,必須要做好防火措施。那些東西搞不好就會起火,得小心的安置。”
要是因為這個事情把皇宮給燒了,那他就完了,準會被文官們給噴死。
這事說幹就幹,農村裡正處在農閒時間,他們也想要過一個好年,給他們找點活兒他們更願意接受。
火柴廠沒有正式的廠址,但是這不耽誤他們的生產。
柳青派出了一些參與到火柴梗和火柴盒製造的工人,組隊去附近的鄉村派活,教他們怎樣製作,選擇什麼樣的材料。
要保證一個人幹一天賺的不能低於十文錢。
熟手的話,一天賺的要能夠超過二十文錢。
太少了就沒幾個人做了。
就算是迫於生計做了,對礦場也不會有什麼好感。
至少要讓他們幹這活兒能夠吃得飽飯。
大虞的米價不穩定,豐年和災年有著很大的差距,不同的地方也有著不同的價格。
京城區域正常年頭的米價, 一貫可以買上兩百多斤大米,十文錢就是兩斤多大米。
如果幹一天的活連兩斤多大米都換不到,那確實太少了一點,也就是農閒實在找不到活的時候會做,忙一點就不會做了,不利於火柴廠的生產穩定。
幹一天能換一天吃的飯,那就有人幹了。
因為很多農民累死累活幹一年,未必能夠填得飽自己的肚子。
熟手一天能夠掙二十文以上,那就不只是能填得飽自己的肚子,還可以多養活一個人,那就會有很多人願意幹了。
是的,這個世界窮人就是這麼多。
他們要求的也挺簡單的,就是能夠吃上飯,最好是能夠吃飽飯。
現在又正值農閒時分,礦場的人過去推廣此事,效果很好。
很少有拒絕這種代加工的農戶。
這和他們排斥讓自己的孩子來礦場的學徒工不一樣,因為他們是在家裡幹活,不用和那些危險的犯人住在一起。
而且這是按件計費,他們想幹就幹,不想幹可以不幹,有比較大的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