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嶺聞言,照著他的後腦勺就給了一下:“你小子是不是蠢啊,咱們把這事兒嚷嚷出去,段朗豈會善罷甘休!”
“公子罵的對、公子罵的對,是小的蠢。”
“一個段朗我倒是不怕,可傅小王爺總跟著在裡面攪和,委實煩的很。
想個主意,怎麼能不驚動那個小祖宗把這事兒給他捅出來。”
聞言,小廝眼珠兒一轉,計上心來:“公子,不如咱們這樣……”
他湊近盧嶺耳側嘀咕一陣。
只見盧嶺眼神越來越亮,“啪”地一下,摺扇輕叩掌心:“就這麼辦!”
*
不日,科考開始。
北燕的科舉制度一共分為三個階段,每年秋闈一戰,次年春進行會試,最後是殿試。
初試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第一名為會元。
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三次考試均能奪得榜首,叫作“連中三元”。
這是十分不易發生的情況。
北燕上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郎還是翰林院掌院學士顧和。
這次也不知會不會再出個連中三元的大學士。
初試科考一共三場,每場三日,整整九日才結束第一階段。
段家人將段昭送進了考場,卻沒有太多心思操心他在考場中的發揮,皆因段音嬈和傅明朝的婚期要到了,府上都在為此忙碌。
他們熱熱鬧鬧的忙活,心態都很平和。
段昭自己也沒什麼壓力。
就像段二老爺說的那樣,考的上就考,考不上就回家來經營藥鋪,反正餓不死。
段音離聽後沉默了好一會兒,心說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混不好就要回家繼承家業”吧。
第一場考完的時候段昭回府,進門時正好瞧見小廝拿著一封信往府裡跑。
他將人喚住,問了一句:“誰的信?”
“回大公子的話,是有人給二公子的。”
“給阿朗的……”
段昭覺得有點奇怪。
段朗行事一貫不拘小節,交的朋友也多是這般風格,向來能傳口信兒就懶得動筆,怎麼會有人專門給他寫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