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開啟文件,寫下了新文件的標題。
《仙劍奇俠傳肆》設計概念稿。
在前世,《仙劍奇俠傳》系列可是大名鼎鼎,跟《軒轅劍》,《劍俠情緣》被並稱為國產三大劍。
悲情仙劍可不是說說而已。
幾乎每一部的仙劍都是悲劇收場,讓人又愛又恨。
甚至有些使用者為了修改結局,自學程式設計,活生生創造了另一個美好的結局。
《仙劍奇俠傳》系列可以說是那個年代國產單機遊戲的天花板,‘仙劍95版’更是成為遊戲史上的標誌性里程碑。
感人的劇情,動情的音樂,優雅的詩詞都令老一輩遊戲玩家難以忘懷。
遊戲曾獲1995年bsp;star“最佳角色扮演遊戲獎“以及1995年king title“遊戲類金袋獎”。
甚至有著‘在客觀層面上阻礙其他國產遊戲發展’的‘美譽’。
但《仙一》還是有著不少缺點,例如在最初的版本,因為磁碟內容有限,所以進行過遊戲的刪改,缺少了技能和道具的文字說明。
boss血量過厚,人物學習技能等級過高等等,這些都是遊戲的減分項。
雖然後面的《仙一》續作不斷的進行修改,但總是有炒冷飯的嫌疑。
哪怕是後面的兩個結局,也總是有著畫蛇添足的敗筆。
而劉維之所以不做《仙劍奇俠傳一》,反而轉頭去做《仙劍奇俠傳肆》是有著自己的考量。
《仙劍》系列一直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仙四》之後,再無仙劍。
2007年8月1日,《仙劍奇俠傳肆》一經發售豪華版和夢璃版便被搶售一空,但僅僅一個半月之後,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7年9月14日,仙四的開發團隊上海軟星就宣告解散,核心成員組建了新的開發團隊——上海燭龍,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古劍奇譚》的開發團隊。
而誘導上海軟星解散最關鍵的一個點是,盜版遊戲橫行,實體遊戲的破落。
售賣利潤遠遠達不到研發成本的回報率。
這就是劉維之所以在《三國殺》剛剛發售的時候,甚至不惜大幅度削減自己的利潤,也要千辛萬苦打擊盜版的原因。
《仙一》雖然故事劇情可歌可泣,但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例如音樂,美術,建模,畢竟《仙一》是二十幾年前的老遊戲了。
作為情懷來說,可以值得一玩,但是放到現在來看,必須要經過大刀闊斧的修改,才能完成上架。
比如二維改成3d,遊戲音樂的增加,遊戲場景的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