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迷惑蒲坂候選和中條山白波軍楊奉韓暹,劉芒曾分別送去信函。在宣告鹽池“主權”的同時,故意以弱示人,希望和平解決鹽池問題。建議三方坐下來,好好談一談。
蒲坂候選回信了。
馬騰和劉芒暗中有盟約,侯選是馬騰的人,回信還算客氣。
侯選在信中說,蒲坂無意與幷州劉刺史為敵,但是,作為朝廷欽命的鹽池鹽監,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鹽池的利益。
侯選也承諾,自己控制鹽池後,將保證幷州獲得低價優質食鹽,也不會中斷對中條山一帶,白波軍控制的大陽、河北等縣的食鹽供給。
這,算是侯選對劉芒和談提議的積極回應。
中條山白波軍方面,沒有回信。
不過,王猛傳來訊息,白波軍中,幾大頭領楊奉韓暹胡才等人,因歸屬問題,分歧越來越嚴重。
楊奉,猶豫不決。稍傾向於投靠袁術。
韓暹,堅決表示要投靠袁術。
胡才,受長安董卓拉攏最甚,認為歸附董卓才算歸附朝廷,才有前途。
而下一級的頭領,如鄧羌等人,或追隨大頭領,或各有自己的心思。
王猛已將劉芒的親筆信和委任狀轉給鄧羌,鄧羌還在猶豫中……
對於劉芒的和談建議,楊奉韓暹等人,也是意見不一。
胡才覺得,劉芒接連奪取了太原和上黨,兵勢正盛。與之爭鋒,不如坐下協商,可避免兩敗俱傷。
而韓暹,作為袁術表奏的鹽池鹽監,當然不願意把自己嘴邊的肥肉讓予他人。
韓暹態度強硬,緣於他對鹽池局勢和雙方實力及態度的判斷。
白波軍,擁數萬之眾。而劉芒雖風頭正勁,但幷州三郡,戰線極長。劉芒曾得罪冀州袁紹。必須保證雁門、井陘諸地的防禦,不敢在河東鹽池地區投入過多兵力。
彼弱我強,當可一戰!
況且,劉芒主動尋求和談解決鹽池問題。已說明心虛。
在這種情況下,和劉芒侯選和談,無異於將自己碗中的羹餚分出去。
爭論不休……
打,可在鹽池問題上,收穫更多利益。但也要付出更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