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這樣的乖孩子,特別招人稀罕。
誰看到都誇兩句,你家孩子可真是乖巧,看著文文靜靜的,從那個城裡搬過來的。
別看就這麼一句話,讓人向老三覺得有面子,對於向陽那點怨氣,全都沒有了。
算是徹底接受了一個不動手,特別講道理的好兒子。
小胖同學現在就是左鄰右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向老三已經在這裡面找到了樂趣。當爹的有面子。
成天帶著自家小胖去向陽家裡嘚瑟,口中常說的就是這句:“不是我說你,姑娘家,好好教教。成天出去打人,那是不對的。”
向陽黑著臉:“我閨女那是為了保護只知道哭的小哥。”
這事要深究,向陽也不佔理。她們小哥為啥只知道哭,因為攤上一個缺德的小叔。
向老三面子也不好看。你兒子出息,不是你教出來的。
老太太同金芳,總是要在適當的時候站出來,攪合攪合,讓哥倆別那麼激動的。
用老太太話說,都是向家的孩子,有文有武,你們哥倆還不知足。
小六在邊上嘀咕:“若是這樣的說的話,也應該是我爸知足畢竟都是他的孫子孫女。”
反正別管怎麼說,哥倆的饑荒一點一點的消散了。
向老三閒下來的時候,就同大公雞是的,成天顯擺兒子。
向老三媳婦都說:“我是真沒想到,我土裡刨食出來的,竟然養出來這麼一個大姑娘一樣的兒子。”
而且小胖還聰明,教什麼會什麼,已經從一數到一百了。
小六會的那幾首古詩也都教給孩子,小胖出去那是真的給大人長臉。
對照組,就是金芳家的兩朵。數數數不清楚,背詩那就沒有那個慧根。
拿著小鐵鍁到處挖坑是特長,為了這個,都被鄰居投訴了。
一條街上的鄰居扶著家裡老頭過來的,說話也特別的講道理。
笑呵呵的同金芳說道:“孩子小,都是淘氣的,咱們看著都高興。”
轉折之後:“不過呀,咱們家裡都有老人,腿腳,眼神都差事了。咱們兩朵就不要到處挖坑了。人歲數大了,絆一下擱不住了。”
將心比心,自家也有老人,讓金芳很是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