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這個趙國致命的弱點之所以被他蒙毅無限放大,是因為蒙毅認為,這件事無關緊要,反而有利於帝國大業。
但是現在,二世給他的回答卻是他要把趙人也當做他的子民。
儒家和法家的矛盾衝突所在,蒙毅看的比誰都清楚,所謂儒法之爭,實際上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法家是選擇用實際利益打動天下,而儒家只是用好話吊著百姓。不是說儒家沒有用,只是儒家實在是理想派,而法家則是實際派。
二世選擇用理想照耀帝國,但是這光輝之下,又能剩下什麼呢。
蒙毅自己的內心起了劇烈的衝突。
“關於此事,還有人有建議嗎?”
章邯上前:
“皇帝陛下,臣雖為都尉,但是對這件事,卻有所建議。”
“大朝會之上,無論是什麼身份,都可暢所欲言,不需要拘於身份。”
章邯低下頭,上上上次的朝會陛下可不是這麼認為的。
“臣以為,老為老,無所養,帝國可以施以援手;至於婦孺,讓她們事農桑,等織成布匹,陛下再以錢糧收購;那些無有依靠的兒郎則可以招入軍中,自幼開始訓練騎射,加以教化。如此關中不必花費大筆的錢糧支援關中,而山西六郡的情況也會變好,不至於再出現遍民餓殍的情況。”
蒙毅回過神來,自然覺得這個法子不錯。
二世則道:
“善。關西的問題可以這麼解決。只是朕擔心的是,關西壯丁不足這意味著田園將要荒蕪,放著黃河一帶肥沃的土地不去耕種,只靠著關內的力量支援,長此以往於帝國無益。”
蒙毅聽了,作揖道:
“如果陛下只是擔心田園將要荒蕪,臣以為可以遷徙壯丁來到關西,填補那些缺失的勞力。諸位以為,要遷徙哪裡的人呢。”
滿朝文武齊齊道:
“江東。”
眾臣不約而同齊齊開口,二世自己也沒什麼好說的。
“那如果要調,多少人比較合適呢。”
張蒼算了算,趙地現在只是一半的勞動力,不至於維持不下去。
“陛下為的是府庫充實,若只算壯丁,填補十萬人即可。”
7017k